职业生涯
应届毕业生
职业规划
毕业
工作

应届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注者
397
被浏览
86,836

149 个回答

要确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己

正如社恐的人不适合做销售,做不符合自己性格和能力的工作,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满地的头发……

在正式求职之前,建议你认真地剖析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究竟适合哪类工作。

如果你的数学很好,那么你适合做对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的岗位,比如产品经理、商业分析; 如果喜欢交朋友、人际交往能力很好,那么你就很适合去做市场营销、用户用户运营这些岗位; 如果你很安静,只喜欢独自研究东西,那你就可以去做研发、审计这些不太需要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当然,对自己的认知要同时考虑到“我想做”和“我能做”两方面,要选择你的能力能够达到、且你又抱有热情的工作,才能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有很好的的发展。

如果你不太擅长反思自己,那也可以去参照一些职业性格测试。很多公司校招时都会设置性格测试,考察你的性格特点是否符合岗位要求,比如MBTI性格测试和霍兰德性格测试。

二、了解行业

认识完了自己,就需要来认识认识行业了。你需要在这几个方面对各行各业都观察一遍,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行业分类(互联网、金融、快消、地产等) 各行业发展状况(行业体量、平均薪酬、发展趋势等) 各行业侧重的人才类型(技术、销售、运营等) 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高低(如有些国企的岗位会要求至少是硕士学历)

这些可以通过各类行研网站去研究,比如艾媒咨询、易观千帆、智联招聘等等。

在对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就可以暂时选定一到两个行业来深入探索了,进一步去研究行业内部的优质企业和岗位划分。


三、认识岗位&选择岗位

产品经理、测试开发、前端后端、市场策划、产品运营、商业分析……这些你经常在招聘简章上看到的岗位,是你着重要去研究的。

今年京东校招【内容运营】JD

了解岗位时,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这是创造性的还是事务型的? 这是体力型的还是脑力型的? 它是可替代的吗? 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 它对求职者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再联系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想要发展的方向,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岗位,这样会比拍脑袋随大流要稳妥得多啦。

四、拆分目标&执行计划

选择好岗位之后,就需要根据岗位JD来努力了。你可以在这几个方面检查自己和岗位JD的差距:

学历要求(本科、硕博、是否需要海外留学等) 专业技能要求(Java、Photoshop、Axure等) 专业证书要求(初级会计证、证券从业证、英语六级证等) 实践经历要求(省赛、商赛、团队项目等) 实习经历要求(与岗位相关度的要求)

了解到差距之后,再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表,把该学的软件学了、该考的证考了,让自己至少能满足JD的要求才行~不去努力的话,职业规划它就永远只是个规划呀!


如果题主不知该怎样优化简历才能提高过筛率:

这份模板可以拿去用喔~私信我就好~

如果是不知道面试时如何表现才能得到面试官的青睐 ↓

如果有看到这个回答的、不知如何获取校招信息的应届生小伙伴 ↓

汇总表领取方式↓


发布于 2021-01-15 19:41

大家留意一下,不难发现,现在年轻人换工作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曾发布过一项覆盖了15万人的调查,结果显示:70后职场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离职时间是四年以上,80后是三年半,90后是19个月,而95后只有7个月。

找工作时太盲目,入职了才发现工作与预期不匹配,于是再辞职,再重新找工作。而造成这一点的,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清晰的规划。

我们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

简单来说,做好职业规划,能够帮你聚焦你想发展的方向,提早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少应届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心仪的公司,却不具备相应的能力。

没有目标,更谈不上持续的练习和积累,这也将直接导致无法拿到想要的offer。

如果你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就能早早准备好相关的证书,申请相关专业的实习来积累经验,而不是浑浑噩噩三四年,等到求职才“两眼一抹黑”。

那应届生该如何做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你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找到你擅长的事、感兴趣的领域、以及了解社会对不同岗位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说如何做到这三点:

第一,通过性格测试,了解自己的职场性格

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才能对工作更有热情。如果你自己并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可以借助性格测试,来分析自己的职场性格。

目前主流的性格测试工具MBTI、九型人格、霍兰德六型人格测试都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职业性格,从而帮你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在找工作时,根据测试的结果来进行筛选,从而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第二,多尝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比尔盖茨曾说:“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上帝也能帮你走向成功。”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是凭借微软成为世界首富的,在创建微软之前,他就痴迷于计算机,正因为痴迷,他坚持从事这个行业,并在这个行业将才华发展的淋漓尽致。

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但是只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就会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那么自然而然,事情就会做得好。

就像比尔·盖茨对计算机的狂热一样,你也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并为之狂热的事业,那么不用别人耳提面命你也可以自己主动去做好工作。

想要找到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最好的的方法是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

唯有接触你才能尝试,唯有尝试你才能找到自己的最感兴趣的领域。

所以不妨在大学时光里多尝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的兴趣所在,也许是组织活动、文宣、演讲或是其他方面。

第三,了解社会主流需求

1)选择处于上升期的行业

对于应届生来说,选择工作要先看行业趋势,而非具体职业。

选择一个处于上升期的行业里面的一般公司的职位,你能够获得的未来成长空间往往要好于那些传统行业里的好公司。

想了解行业趋势,我们可以查询各类调查和统计数据,如行业市场规模趋势、行业平均利润率、行业从业人员规模及变动趋势、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薪酬水平等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市场上对有一定工作经验(如三到五年或十年以上)的资深从业者能开到多少的薪水,来判断是否满足自己未来的的职业发展和薪酬预期。

2)了解职位的具体内容

想要找到满足自己优势和爱好的工作,就需要提前了解这些职位具体的职责所在。

这里我们可以到一些知名招聘网站进行搜索,关注你心仪职业的职责要求、任职要求和胜任特征。

这样我们就可以筛选出自己喜欢的职位,以及应聘该职业需要具备的能力,提早进行准备,才能箭无虚发,一击即中。

超级简历WonderCV也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大厂求职岗位和求职攻略,只要你的简历评分达到优秀标准,就可以被推荐给名企HR。

>>点这里,可查看更多求职内推信息

好了,总的来说,应届生做职业规划应该注重这三点:自己擅长的事、喜欢的事和社会需要你做的事。

做自己擅长的事,能让你毫不费力取得不错的成果;做自己喜欢的事,能让你忘记时间和工作的辛苦;而做社会需要的事,可以让你在更好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能为你的职业发展加满助燃剂。

我们的职业生涯其实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按照既定的规划来往前行进,我们才能赢得毫不费力。


以上,感谢你的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超级简历想邀请你帮三个忙:

1、点赞,帮助更多人,让TA们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啊~)

2、关注 @超级简历WonderCV,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在【超级简历WonderCV】,了解更多求职干货

谢谢你的支持~

发布于 2020-12-16 17:56

教育的特点是在告诉你:你能成为有用之才,却没告诉你怎样成为有用之才!

所以很多人一毕业就懵逼了:社会这么大,我咋容不下?岗位这么多,哪个适合我?

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从职业定位的角度讲,这是有科学逻辑且经过系统思考的,一次准确的定位可以让你少走三年的弯路!

先说一个概念,什么叫做适合的职业?鸡汤里说:“喜欢的事情正在做,则不用扬鞭自奋蹄,这就是适合!”

但我不是来讲鸡汤的,适合就是自我特质+知识技能+工作环境+市场需求的完美契合点,只要找到这个契合点,一定比较适合你!

为什么是比较,而不是非常?因为人与人不同,有些人具备较强的信息分辨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与错,有些人则需要不断试错才知道什么是对,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是很痛心和无奈,姑且就叫它成长的代价吧!


什么是自我特质?

就是你的天赋+兴趣,这会决定与你的职业倾向,为什么很多工作本身不错,你却不喜欢?就是职业倾向出了问题!


什么叫做知识技能?

就是你目前的能力结构,你大概会什么?有哪些知识储备?通常在这里会出很多问题:比如专业不喜欢怎么办?比如专业没学好怎么办?比如感觉什么都不会怎么办?

都不必着急!

不喜欢专业可以做专业岗位周围的事情,比如不愿意做机械设计,你可以做绘图,如果连绘图都不想做你可以做商务标书,你要知道一个真理:任何两个领域都有交叉的痕迹,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感觉专业没学到东西怎么办?不是所有的岗位都是对专业技能有要求的,有的需要专业,比如电气;有的需要特质,比如销售,有的需要勤奋+创意就行了,比如策划;

一个高水准的职业规划师讲究的是大匠无弃材,任何一个小可爱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呢!


什么叫做工作环境?

简单一点理解吧,环境就是你要去的这个岗位上必须要能接受的工作条件。很多人对于想做的工作条件往往没有正确的认知,感觉好并不是真的好!如果提前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你即便做了也会觉得不适应!

比如你想做审计,你接受不了加班与出差;

比如你想进大厂,又不能适应996;

你说,这怪谁?

对环境充分的了解是基于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自身特质寻找你能适应并能发展的工作!这比你不断试错好多了.....


什么叫做市场需求?

需求是指你所在城市里会有哪些行业发展机会?哪些工作机会?工作是一种务实行为,不是理想状态,你在二三线城市想进大厂么?你在北京想进制造业么?你可能永远都实现不了你的目标!

很多人只是我想从事什么?没过多的考虑你所在的地方都有什么...所以你总是找不到喜欢的!


所谓职位定位,就是:

兴趣+天赋+技能=最佳优势

最佳优势+市场需求=最佳定位

最佳定位+领先方式=竞争策略

竞争策略+发展策略=人生赢家

SO,牛逼的人生需要规划,你说咧?

关于我:

资深职业定位专家,500强首席人才官

职业定位设计—精准设计最佳职业发展目标

发布于 2020-12-01 12:18

知乎上有个Live讲座,名字叫:教你自己做职业规划。你可以去听一听,还有PPT讲解哒。


发布于 2021-01-05 07:24

一个靠谱的职业规划可以让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简单来说,规划职业发展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评估现状。梳理自己目前有什么硬资源(学历、资历、头衔)什么软资源(时间、关系、能力)。梳理自己目前的硬痛点(可量化的指标,如收入,睡眠时间等等问题)与软痛点(不开心,不爽,没前途,不因吹斯汀)。定出自己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确定目标。搜索企业、岗位,了解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结合自己的现状(特别是硬指标),排除一些不可能达到的状态。在可行范围内,结合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定出自己最想达到的状态。

第三步:规划路径。如果是向上发展,比如想获得更高薪酬的岗位、更大的平台、更高的头衔。那么眼前的能力很有可能是不足的,软硬资源很有可能都有不足。要规划路径,在可见的时间限度内逐步提升,达成目标。如果是向下发展,比如想从一线回老家,想找个更轻松的工作,想找个更安稳的工作。那就得认真考察目标企业是否符合自己期望,要付出的损失是否大得难以承受。

第四步:确保资源。要保证路线图的顺利实现,需要有充分的资源保障。首先是生活上是否能撑的住足够的压力,有充足的时间、金钱,家庭是否支持。其次要定下学习计划,保障有足够的投入自我提升。

私信我,免费给你提供简历修改&面试指导等帮助哦!

发布于 2020-12-21 16:35

职业规划应该在大学期间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准备了,并不是等到毕业时才开始想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

1、认清自己

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认清自己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自己都对自己不了解,又怎么能规划好职业发展问题呢?

作为应届毕业生,首先你要学会全方面多角度的剖析自己,对自己的兴趣、专业、特长进行深度的剖析。

你可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我的专业有什么优势?
我的优势劣势是什么?
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5-10年后,我理想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怎样的?

作为应届毕业生,想回答好以上问题并不容易,可能是会冒出一些想法,或对自己只是很感性的认识,很难用文字全面描述。

建议同学们在深入剖析自己时,适当借用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比如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认真测评,深入分析测评结果。

使用一些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对自己探索职业喜好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自己进行职业兴趣的分析外,还应该多向已工作的学姐学长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方向,多了解一些行业知识,发展情景等。

2、了解岗位需求

实习经验比较少的同学,对现实的工作状态是很不了解的,很多同学会对工作期待过分理想化,为了避免入职某一个工作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很不喜欢这样的工作内容,想转行可能会困难重重。

比如运营岗位,也分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活动运营等,都是运营类岗位,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选择职位时会一头雾水,不知道哪个自己真正适合哪个岗位。

虽然从岗位JD中可以看出一些对该岗位的描述,但是很多招聘岗位的需求都是写得很模糊的,更本就没有反应出该岗位的工作全貌。

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从事这些工作的学长学姐了解实际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每天都干些什么工作,考核的重点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知己知彼,少走弯路!

三、不盲目就业

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有七八百万,在求职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下,很多同学拿下一个offer就开心到飞起,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一周之内签了三方。

可以这么说,很大一部分的同学是属于盲目就业的,等到真正入职工作时发现和自己想象的根本就不一样,很痛苦地工作了大半年,熬不住了选择辞职。

所以,当你拿下一个offer时别急着签约,多了解多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这个工作内容。


职业星,51offer-1V1求职辅导计划,专业在职高管导师团队1V1求职辅导
职业规划辅导,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背景提升和简历精修提升简历含金量和投递通过率
群面和单面模拟训练和辅导
个性化定制求职辅导服务,助你拿下心仪offer!
发布于 2020-11-20 15:25

无论是已经进入社会谋职还是仍在学习的在校生,职业成功是大家都渴望的,需要通过有效的职业规划才能够达到。职业生涯规划就好比是对自己人生制定经营战略,比如设定人生的职业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其中包括行动途径、资源分配、如何竞争等等。

当你对选择工作或者工作状态感到迷茫时,或者缺乏对工作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又或者期望取得更高的成就,这时你就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做出系统的规划。系统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为未来及时做好准备,让自己心态平稳、做事有序,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最好的投资。从下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做到系统的职业规划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应当如有做出系统的、有效的个人职业规划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树观念。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要更好地理解职业规划的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做好了职业规划不代表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做职业规划,避免不了职业生涯要面对更多的迷茫。其次,职业成功源于选择,职业规划的作用就在于每一次的职业选择都让你能做出更合适从容的选择。所以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是能够正确的认识职业规划,而不盲目认定结果。

第二,用工具。很多人认为职业规划始于梦想,终于兴趣,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树立梦想、追梦的过程,更多的是需要学会使用科学规范的工具去剖析自我,了解工作,做出正确的定位。梦想和兴趣是很多人选择职业时的标准,但是如何正确的认识自我、科学的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匹配的工作,怎么样评估自己的工作价值观等等问题,这都是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职业规划工具找到答案。所以,学习掌握科学系统的职业规划工具使用,例如:职业锚、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MBTI人格理论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定目标。设定职业目标是职业规划的过程,同样也是结果。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首先要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目标,要经过一系列的系统措施才能够达到,那么这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就是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所做出的计划和努力。在行动环节中,会有计划外的因素产生,就需要对目标不断进行修正。所以职业生涯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的付出实践,不断修正中实现的目标。

第四,稳心态。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得到一份合意且成功的工作,更多的是带来个人价值观的升华,悦纳工作,肯定自我,平衡生活,达到职业发展的最高境界。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仅是规划自己的职业,更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了解自我的过程,是职业生涯的出发点。搞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有什么优势和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还有价值取向,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工程。

职业规划也是认识社会和职业环境的必经过程,认识到外部环境是生涯规划非常必要的组成部分。对职业世界和它的运行规则有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就能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过得更幸福。

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的一个三五年的职业规划,不是写在纸上的静止状态。我们在持续的学习发展中要不断反思,吸取经验,关注变化,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幸福,是在充分了解自己和环境的基础上,对所遇到的人和事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待,从而让自己愉悦的同时也愉悦了他人。

关于职场动车

发布于 2020-11-20 16:13

刚毕业的人,还是避免浮躁吧,现在网络信息太多,总是让很多初入职场的人整天怀疑人生,动不动想辞职、想创业,但是到头来要么职业轨迹混乱,要么就是在同一个方向上一直庸庸碌碌。关于工作我有这些建议:


1、选大公司看行业、选小公司看老板。毫无疑问,大公司对于多数人都是为了镀金的目的加入的,进入大公司你注定大概率从一个无名小卒做起,无论你之前学历如何,进去以后就是得从头做人,认认真真做小弟。有这个觉悟的话,自然要尽力把这个背景选到最好,在风口上的行业,未来跳槽的时候新东家hr都认识这公司,对你的职业路线发展也会好一些。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进入大公司,很多人选择小公司,就譬如我们公司这样的小公司。我个人感觉,小公司也有很多好处,人数不多的时候你加入,以后独立负责业务线的几率很大。不过小公司发展如何,看老板的能力和眼界。因此,选择小公司的时候,尽可能去了解这公司的老板,和老板面谈聊聊人生。老板待人处事的态度也决定了你以后的待遇~~


2、拓展深度是公司的要求,延伸宽度应该是你自己的要求。基本上每个公司都希望员工能在一个岗位上把一个业务做精做细,最好写文章的就深入研究写文章,写出篇篇10w+。而且公司也不太希望员工频繁更换岗位,最好就在一个岗位上做好分内之事。但是老实说,作为一个辞职创业,多次跨行的人,从我自身出发再加上总结了一些能带团队做业务的同龄人的经验,只有那些尽量去延伸自己知识库和能力范围的人,能很快抓住一些突然到来的机会,一次性爆发出自己全面的能力,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比如我那个做电子烟渠道总监的朋友,之前呆过饿了么又呆过oyo,从餐饮商户BD到酒店商户拓展,又到现在直接和各种线下商超便利系统的经销商对接,都是因为他一直在做很多工作之外的事,不断拓宽自己的业务人脉领域。


3、工作中主动阐述自己完成的成果,给老板解决方案而不是新的问题。首先,很多人在工作中羞于表达自己做了哪些事,总是想默默把事做好,最好老板别关注到我。其实这样是错误的,老板没多少时间去判断每个人的工作量到底如何,最好能主动定期写总结给老板,把自己完成了哪些工作,总结出哪些经验,发现什么问题汇总以后告诉老板。另外,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很不好的习惯,当老板给出一个任务时,会问为什么要做,或者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又会停滞在原地。实际上,老板希望的是你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让别人给你解释为什么。


4、当你因为公司能得到各种福利和资源,千万别飘了。有的人年纪轻轻因为公司能报销打车、吃饭,在外出差可以住四五星级宾馆,就感觉自己很厉害了。身边其实不少这种人,在公司的辅助下养成了奢侈浪费的习惯,去哪里都要打车,顿顿下馆子。其实仔细想想自己也不过就是一个大平台上的职工而已,别人并不会因为你公司给你的福利就认为你有多厉害多尊贵。习惯是自己的,作风是自己的,每个人都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免得过早油腻hhh。


5、面对各种外界同龄人的职业选择,保持理智,不要轻易做出改变职业状态的决定。由于我本科学校是交大,身边优秀的同学不少,其实优秀的人也有不少迷茫的。虽然他们很多人都按照社会期待的方向,一直在大公司工作、晋升、跳槽,不少人工资都很高,但是依然有人“眼馋”其他人不同的职业选择——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实际上,那些自由职业的人、创业的人,很多收入远不及我那些在大公司工作了几年的同学赚得多。然而还是有很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朋友,眼馋各种媒体渲染出来的“风口”,眼馋自由职业者的“悠闲而不受束缚”,眼馋出来创业的同龄人“发家致富”。实际上真要让一个人从就业的群体里摆脱出来,做任何脱离群体的改变,都是很痛苦的,太多的人出来试水以后都偷偷退回去了,苦水只能往肚子里吞,这群人没有被大家看到,大家看到的只是能适应下来的那群人在发声。

发布于 2020-12-19 09:38

正确的提问方能获得有启发的答案。

就本题而言:应届生、规划、职业生涯,显得有点刺眼。


我们先来说说“规划”。

短期为计划,长期叫规划。之前我们都说10年职业规划,现在可能用不了,5年甚至3年也可以称为规划了。然而,反观变化越来越快的职场,新兴职业更替越来越频繁的社会,我们今天做的生涯规划真的还有效吗?

有多少同学是在高考报专业时,听信了当时的市场和家长的风口建议,贸然冲进一个专业,结果毕业时发现风口没了,懵圈当场......

更不用说未来人工智能将要顶替的数以万计的人工职业。

可以说,新时代下,传统的职业规划,其价值在迅速贬值。

况且,人生不是建筑图纸,我们靠一张规划图,就能按部就班的把一生走完,那得是多乏味的人生啊。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生涯。

先说结论:职业生涯是由一条主线贯穿,且由主观回顾出来的,它几乎与“足迹”相似,生涯不是靠设计和规划出来的。

什么意思?我们总说职业生涯、舞台生涯、演艺生涯,你发现了吗,生涯这个词算是个总结的词汇,你很少会用它来评价未来。也就是:生涯是“过去词”而不是“未来词”。

当你50-60岁的时候,你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如何如何;它是你每一步职业足迹的贯穿,而贯穿它的主线,就是你对某事的热爱。不是喜欢、不是好感,而是热爱。差别可以参考:

所以,一个20多岁的小鲜肉,刚毕业就说自己的职业生涯,我深表不解。

为什么我对问题的措辞这么吹毛求疵?因为每一个词汇在我们脑海里都有一个特定的属性,只有精准的表达,才能获得正确的指引。反推,错误的发问就是因为想错了方向,那最后自然就得不到正确的答案。所以,我回答任何问题,都要明确提问者具体要表达的语义,至少我要做到与提问者的统一。

最后我们来谈“应届生”。

我曾经也是应届生,我之前对职场也充满了迷茫,对于自己的了解更是一知半解。

那个年代,我们对于职场和职业的了解渠道更少,无非就是看看招聘网站在招什么,然后百度一下其文字字义,剩下的就靠脑补。求职方向也是乱撞一气:那时候就看500强公司;能进外企不进内资;能做本专业工作绝不做外专业。至于为什么,也说不好,大家都这么选的。随大流就是了。幸好我足够运气,进了500强公司做了HR,后来又幸运地做了猎头,一干就是十多年,总算把金融行业里的这些公司和职业摸了个透。为啥说幸运,因为越来越发现自己还真喜欢探索各类职业对于人的影响,而猎头和HR的工作恰好可以满足我而且还能让我赚到钱养活自己。当然,探索各类职业还算容易的,因为靠线性积累就可以做到。

最难的是对于自己的了解。

难在哪?难在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没有教过我们应该如何了解自己、认知自己,只是让我们考高分。但你毕业那一瞬间,社会和学校甚至家长就又要求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不是扯呢吗?!我接触过的很多职场人,甚至很多职场精英,直到40岁还在探索自己到底真正喜欢做什么、真正热爱做什么,这几乎成了这个信息公开、分享无比充分的时代最大的笑话。

况且,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也是动态的。你总要做一些什么事,在应对事情的过程中不断清晰对自己的认识。有些事你没经历过、有些工作你没做过,你就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做、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否在那件事上掌握更高纬度的能力。所以,“长见识”就成了区别应届生对自我认知的最大鸿沟。

见识怎么长?靠更多的试错。

有些富二代,很早就受到了家庭、环境、教育资源等等方面的熏陶,让他有机会去接触更多、见识更多,也在这些见识里不断明确自己喜欢什么,至少有很多机会知道了自己不喜欢什么。因为他们试错成本低嘛。

而更多普通家庭的同学,其资源有限,家庭和自身好不容易获取到了某个机会,他们会选择轻易放弃吗?不会,因为放弃对他们来说成本太高了。哪怕内心真的不喜欢,也得坚持啊。家长、师长殷切的目光在看着呢。哪怕自己遇到困难也要骂自己没毅力不中用,还要咬牙坚持的。因为放弃了这次机会很可能就没有下一次了。

所以你发现了吗,这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怪圈:多数普通家庭的同学,因为放弃成本高,反而应该更精准地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圈和意向度的职业(或者说钟爱的事情),以此完成自身的价值和阶层的跃升。但实际情况却是:越不敢试错的同学,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自己钟爱的职业的几率就越小。

综上,我把问题 “应届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主观变成:普通应届生应该如何正确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

回答:提升两个认知:对职业的认知+对自我的认知。

先说对职业的认知:

首先,请拿出一张纸,写下你了解的行业、行业的前十名、你目标公司的组织架构、其核心岗位以及其晋升路径和职位横向发展的可能性。

写不全、写不出来?OK,那写一写无论从什么渠道,哪怕是影视剧中最打动你的那些职业,或者职业的高光时刻。写完这些高光时刻后,请在网上找找高光背后的“阴影”信息。

其次,在这张纸上,写上你的专业,以及专业对口的行业和职业、行业内知名企业的招聘量和JD要求,如果写不出来,那至少怎么考核这个职业你要知道吧;

最后,写下你心目当中最想去的那家公司,他们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你对口的那个部门在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样的能力和经验可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你具备这些能力、资源或相似的经验吗?

如果以上问题都难以回答,我希望你能以这些问题作为自己开启职业认知的起点。另外如果你对职场和职业的认知感兴趣,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职业认知社”,或者关注我的专栏,我会不定期分享各行业有价值的职业分析、行业动态和企业剖析。

再说对自我的认知:我建议你“以终为始”。

首先,请你再拿出一张纸,假定自己已经90岁寿终正寝了,你最希望别人用怎样的语言,将你一生的贡献和生平写在只能容下20个词汇的墓碑上。换句话说:你到底想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这个问题如果没想清楚,很难知道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什么对自己是真正的目标。航行如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那任何吹来的风就都是逆风。

其次,我们资源少、成本高,无法轻松获取更多的“见识”。那我们就退而求其次,多“见见”其他人的“识”:多和业内人真诚的沟通交流,多搜集各类职场人感悟的信息,无论是音频、文字、视频等等,争取将其体验内化为自身感受。这很难,但信息如此充足的今天,也算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最好的奖赏了,要加以利用、善于获取信息。未来如果我有能力,争取帮大家建立这样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在这里找到想要的信息、想结识的人脉。

最后,我们来点实际的,问问自己:你想在什么年龄赚到多少钱?为什么?

这就需要你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你自身的人生规划,做些更落地的计划了。甚至为了达到各阶段的目标,要尝试突破当下局限的你。你可能以为自己内向,只能做中后台岗位,但一个年龄段就有一个年龄段的责任。假如这时候就需要你顶起家庭的财务重担,抱歉,您给我跑销售做营销去;因为那是赚钱最快、最容易积累人脉、最锻炼各种能力的职业。想给自己及家人一个衣食无忧的未来,就别叽叽歪歪。当然,如果你现在不愁吃穿,也不希望大起大落,而是希望走专业人士的职业路径,那我建议你把学历搞得高高的且要削尖脑袋往最顶级的公司里扎,第一名去不了就去第二名、再不行去第三名......专业化岗位是讲出身和起点的,好的开始会让你未来的职业路径事半功倍。等等。

总之,想清楚自己怎么过一生、怎么在不同年龄阶段赚到多少钱,将这两个答案写下来,贴在墙上,每天都看看。别怪我鸡汤,现在商业信息如此充斥的环境,连电梯间里的屏幕都叫嚷着说你缺这个、你应该买那个,这就很难让自己真正专注于本应该专注的事情上。你要摆脱那些嘈杂的声音和五光十色的诱惑,争取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在那里,有你今生必会完成的目标和要开启的职业生涯。

编辑于 2021-01-13 19:02

做职业规划应该先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提前弄明白自己喜欢干什么,越早越好。如果能早一点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越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在大学时期我们就可以提前思考自己今后想从事的工作岗位是什么,然后再从这个方向努力,这样会减轻以后找工作时的一些压力。

讲真的,看了很多互联网大佬的经历,董明珠36岁才辞职去广州打工,感觉有时候职场规划没有特别重要,如果有着风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人生的风浪都可应对,学会了游泳的人不怕风浪,拥有核心竞争力才是最好的职业规划!

可以多和前辈和长辈们聊聊天,如果你想进入某一行,最直接有效的就是和在这一行中干过十年以上的前辈们聊聊,问问他们关于现实的理想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聊聊感受也好,然后再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对岗位有现实认识的时候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不会走到半路转行,一点点小建议啦~~希望对大家有用。

发布于 2020-11-19 08:58

【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首先第一个前提要先了解自己】


自我认知分别是:认识自己,认可自己,发挥自己,发展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详细分析自己的过程,从性格到专业,到兴趣,到价值观等等。

认可自己;首先要学会接受和欣赏自己,不管是好的还是不足的,它都是自我的一部分。

发挥自己;是优先发挥自己的优势,因为发挥优势会比弥补自己的不足来得容易得多。

发展自己;扩充自我边界的过程,让自己更多的尝试和探讨未知的领域。

对自我有了清楚的认知之后,我们开始尝试去了解和认识行业,行业的分类有很多。

大体上我们可以分成几类:基础型行业,服务型行业,新兴行业。

什么是基础型行业呢?比如建筑,能源,通信,房地产,银行……

什么是服务型行业?有投资,证券,法律,财会,娱乐休闲,教育……

什么是新兴行业?像电商,新媒体,人工智能……

基础型的行业;相对来说发展会比较稳定,但必须要去了解行业是属于发展期、成熟期或者是衰落期。

不然很容易在几年之后个人的发展就会遇到瓶颈和天花板。

对于服务型的行业来说;比如律师,会计,医生,人力资源等,都是本身专业性比较强的,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做的越久就越值钱,要想办法发展成领域的专家。

对于新兴行业来说;最近这些年发展特别快,特别是共享经济启动之后,代驾,外卖,跑腿,电商等,催生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

这类型的行业来说,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演变的也非常快,所以个人的能力进步也会非常快。

职业类型大体上也可以分成三类:业务型,技术型,服务型。

业务型岗位负责开拓市场,比如,销售,商务,运营等等。

相对来说容易产生高收入的岗位,也比较需要主动性,工作会比较有挑战性。

服务型岗位是为了保障维护,或者是更好的消化市场开拓回来的客户,偏支撑型的工作。

发展相对会比较有天花板,需要责任心,耐心等。

技术型岗位如财务,法律,程序开发等,从事该岗位的人才需要有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并且这类岗位的专业性也比较强。

这种岗位是各行各业都需要,努力成为领域专家,就会非常值钱。

了解这些之后,如何来做“行业+职业”的筛选呢?三个标准:市场需求大不大,成长空间够不够,岗位是否长期不可替代。

这几年随着5G时代的到来,对基础领域研究、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的人才,可谓是供不应求,所以这类人才在一毕业就能拿到很高的薪水;

成长空间够不够,就要看岗位的天花板高不高,比如司机,快递等。门槛不会太高,可替代性强,所以成长空间就会有限,竞争也会激烈;

岗位是否长期不可替代,主要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社会更加智能化,很多岗位就会慢慢被机器取代

比如现在的高速收费员,ETC发展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高速窗口收费员的岗位。

类似的岗位有银行的柜台人员,现在无人银行也在发展,各种智能设备的入驻,也开始慢慢取代人工。

我们可以给自己做一些组合,比如移动互联网行业+新媒体运营岗位,比如旅游行业+线上产品运营等。

“行业+职业”组合后,就能找到有市场需求,又有成长空间,加上岗位长期不可替代,就是比较好的组合。

1、设定好作为终点的职业目标。

设立目标能让你对前路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能让你更有目的性地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让自己充满动力。但如果没有这个目标,那么就很有可能会陷入“瞎努力”的状态,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2、思考好从现阶段走向职业愿景的“理想路线”。

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难,毕竟路径这么多,到底要走哪条路才是最优选择呢?其实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你要了解公司人才晋升的流程及动向,才能让自己找到通往理想的最佳路线。

3、为了走上指定的路线,自己应该怎么做。

这点就十分清晰明了了,当你设立了目标和规定路线后,我们就到了要去思考怎样做的环节,毕竟不去行动的话,那前面的一切就只能是个空想而已。

4、要挖掘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标签。

每个人一定要有一个极致擅长的点,一个有比较优势的点。比如面试的小伙,在汽车售后和保养方面,有自己的差异点,在汽车维修门店专门干过客服,有一手的知识和社会阅历,特别是社会阅历这一块,他知道很多套路,以及和不同的人怎么打交道。

编辑于 2020-11-20 09:58

TogoCareer不说废话,直接上干货~

1)确定职业选择

通过自我评估来检查你的兴趣、技能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职业选择清单。(自我评估可以参考 霍兰德职业测试~)

通过查阅职业信息、研究公司、与该领域的专业人士交谈来缩小你的职业选择范围。(具体去哪些网站查,可以参考 快闪课堂 | 如何在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内附强大的工具网站))

如果你参加过志愿者工作、实习等项目,那就很幸运了,你可以进一步缩小你的职业选择清单。

2)分清主次

仅仅列出选项是不够的,你必须搞清楚轻重缓急。

你最厉害的技能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什么对你来说最重要?无论是充满智力挑战的工作,还是旱涝保收的福利,又或者是丰厚的薪水?

了解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东西,同时也必须了解哪一项技能或者要求是横亘在你职业生涯的最大阻碍。找到它,然后开始解决它。

3)对比

比较分为四个方向:

最有前途的职业选择与你的优先技能、兴趣和价值观以及期望薪资进行比较;最感兴趣的职业选择和你的优先技能、职业发展天花板以及期望薪资进行比较;赚钱最多的职业选择和你的优先技能、职业发展、兴趣、职业天花板进行比较;

最容易进入的职业选择和你的优先技能、职业发展天花板、兴趣、价值观以及期望薪资比较。

列一个表格,进行打分,得分最高的便是你目前阶段需要着手开始准备的。

星标提醒:按照自己的在意程度给每一个维度添加权重。

4)其他影响因素

第三点的所有维度出发点都是个人,你还应该考虑除个人偏好以外的因素。

比如,目前对这一领域的需求是什么?如果需求很低或者进入很困难,你能够适应风险吗?进入这一领域需要什么资格?是否需要额外的教育或培训?这个选择会影响你周围的其他人吗?

有时候,能够对你的工作选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其发展上限,而是下限。

5)做选择

当然,你可能需要通过扩宽途径来增加潜在机会。相反,如果目标很明确,那么缩小到一两个选择会让你更好地集中在这个领域。做出的。

但如果你在职业规划的早期,那么你最大的优势一定是试错和容错的机会都足够多,那么确定多个选择便是最好的。

当然,你可能需要通过扩宽途径来增加潜在机会。相反,如果目标很明确,那么缩小到一两个选择会让你更好地集中在这个领域

6)SMART法则促使你行动

只要行动起来,就有迭代优化的可能。

Specific——具体明确的目标

Measureable——可测量的标准,能够量化的进度和成就

Attainable——目标不应该是虚无缥缈的,至少得有50%以上的成功率

Relevant——你的步骤和你的目标应该是紧密相关的

Time bound——必须得有时间限制,无限拖延就意味着永远也完不成

7)职业规划

至此,你的职业规划便大致完成了,接下来需要做的便是执行你的计划。

对于期望和时间表要现实一点。写下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步骤,帮助自己保持条理清晰。当你完成它们的时候把它们勾掉,但是你可以根据需要修改你的行动计划,你的目标和优先级可能会随着自己的处境而改变,这就是迭代和优化,所以不必要太过紧张。

8)领路人

记得窦文涛在《三人行》中说过一句话:人一定要有一个忘年交,因为很多事在你看来可能是过不去的坎儿,但在他看来就是一件小事儿,因为他都经历过,他会给你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在职业选择上同样如此,为什么很多大公司的管培生项目都有mentor?道理其实是一样的,能够有一位资深的行业领路人,会让你的校招进入名企的机会大大增加。

所以……行动起来吧~

——————————明目张胆的广告分割线————————————

如果你有更多关于职业规划和求职问题的话,欢迎咨询TogoCareer,微信公众号:TogoCareer途鸽求职

发布于 2020-11-25 16:44

咱简单粗暴,不长篇大论。

想象下你40岁的时候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你的长期目标。

把未来的时间按照3到5年分割成几段,为了达成长期目标要每个阶段实现什么成果,这是中期目标。

不要设定半年一年的短期目标


是不是感觉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五年计划”差不多。其实就是这样

编辑于 2020-11-20 08:34

谢邀。答主也是从应届生过来的,我最真实的感觉就是,应届生一般是没有这些主动意识去做一些测评和分析的,大部分都是随大流

看看专业的对口工作,匆匆忙忙投简历广撒网,然后有个单位还不错给了offer,搞定收工

而且年年最难就业年,普通应届生的不是看你想去哪个单位,而是看能去哪个单位

想跟大家分享我经历的几个环节

1.大三的时候先做第一个决定,是否考研,确定考研就好好去复习,等到硕士、博士毕业的时候再考虑,如果不考研就继续看。

2.结合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公务员,我知道很多大学生也拿不准,那就都去考考反正不吃亏,但是如果你立志走这条路,花时间去好好准备。

3.然后就到了毕业,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来了,摆在普通应届生面前的工作其实类别很少,高精尖的单位基本被人调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看去哪个行业当销售。

这里我给的建议:能去大企业不去小企业,能去国企不去民企,能去大城市不去小城市。家里条件不错安排了当地事业单位不出去瞎折腾,能走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就走,能去朝阳行业就去朝阳行业,能去新兴行业就去新兴行业(靠谱的)。

不是说这些单位就好,只是在你刚刚毕业还看不清楚形势,不太清楚自己的规划时,让你的以后有一个好的起点,相对好的平台背书,为你以后的发展考虑。

应届生的发展和规划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专业、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等考虑,非黑即白的去说哪条路好哪条路不好是不合适的,我们可能要花一段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职业生活,毕业随大流进入工作岗位之后要自己想清楚。

有很多人有很强的规划和动机,不适合我的想法,仅希望毕业迷茫不知道怎么选择的应届生参考。如果搞不清楚选择哪个就参考我的思路,如果还纠结那就选钱多的。

发布于 2021-01-12 14:22

作为一名职场老人(别问我年龄,我在职场早已经长生不老),我对这个问题感同身受,但也羡慕嫉妒你们在这个时代拥有知乎!

说下我的分享原则,从实战出发,落脚实战,本人拒绝毒鸡汤、拒绝成功学、拒绝理论派!所以,请大家对我的分享见仁见智!

第一,找到自己的特长!

职场里面主要就是三种人:管理人员-具有洞察人性的能力,商务人员-具有极强的沟通能力,技术人员-具有深度的钻研能力。你偏向于哪种?别说兴趣爱好,要分析能力哈!

第二,扎实自己的知识!

对于应届生来讲,在毕业季谈管理显然是误人子弟,而不管是商务还是技术,都需要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做基础,所以,请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并能抓主要、抓实战、放次要、放理论!

第三,锻炼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事,都需要有全面且突出的能力,比如你的计划能力如何?你的执行能力如何?你的学习能力如何?你的分析能力如何?你的督导能力如何?

第四,提升自己的思维!

当你遇到问题后,只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在你思维固化的前提下让问题下降一个维度,二是在问题不变得前提下让思维提升一个维度,我选择后者!

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沟通简单的思维体系,所以,当你遇到问题后,你能不能前后左右全面的看待问题,你能不能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解决问题。

第五,实践自己的认知!

请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实践,当你清楚自己的特长、也有了扎实的知识,那接下来就是锻炼能力和总结思维,如此,才能越战越勇!

结语:

很多人毕业后缺少职业生涯规划,尤其不能结合本专业做出合理的规划,导致很多人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机会,而这种蝴蝶效应,很可能残害掉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请其他知友也能够群策群力,期待大家的补充和修正,我们一起努力,尽量给应届生更全面更深入的实战分享,让应届生的职业生涯更加顺利一些!

发布于 2020-11-30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