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
国家公务员
遴选

公务员遴选上岸到底有多难?考遴选真的那么难吗?

关注者
56
被浏览
43,813

26 个回答

三战遴选笔试86.5面试81.8分不请自来

图片镇楼

参加过三次遴选,一战遴选60分,二战时候因为方法不对,狂做真题一个月,65分结尾。。。

老婆孩子没时间陪,家务活更是没掺和过,就算对不起自己的努力也要对得起家人的牺牲吧,结果我考了个啥?一门心思扑了个空。

现在回忆起当初一门扎在题堆里出不来的自己,真想抽他两个大耳刮子。

不管咋说,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不枉自己的努力和家人们的支持。最后一次考试也就是去年遴选笔试86.5分,面试81.8分。终于成功脱离苦海。

能否一战上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有没有一定的方法。所以这篇文章我将从自己跳过的坑到高效的备考技巧进行一一详细讲解,逐步帮大家攻克遴选路上的难关,一定耐心看完。

Ps 据说点赞的都通关了

第一部分 个人备考经历

1. 个人情况

男。江苏人。大四时期应家里要求以试水的态度报考公务员。不小心笔面一次上岸,再三思考后决定在家乡上班。从上班一段时间了解到遴选后开始萌生以后要走出去的想法。其实对我而言呆在乡镇倒没哈,主要还是想给家人们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本身我是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性子,从第一次准备到最后一次准备一下子坚持了三年。

2. 备考过程

17年 :准备第一年,也是抱着试水的想法,在单位照常上下班,没向任何人透漏以后要准备遴选的事。回到家里看书,做题,每天学习两三个小时。当时是和老婆结婚第二年,报名那时候她正好怀孕几个月。攒了几年小钱,打算在市区付首付买房。可能是因为对于自己过分自信,总觉得已经是公务员的我只要靠平日里积累到的工作经验去应付遴选还是没问题的,出结果的时候啪啪打脸。

18年 :准备的第二年,孩子出生,房子装修,新生命的到来,再加上我的备考使这一年显得特别忙碌。家里人默默承担了这一切,不让我干家务,照看孩子,只让专心备考。平常还是照常上班,晚上备考,固定看课刷题一天两三个小时左右。也就周六日才稍微空出来时间减轻老婆的负担。说实话这一年老婆真的很辛苦,看孩子,做饭等等等瘦了10斤。反观我天天单位坐着上班,回家还是坐着学习胖了10斤。。。

19年: 备考的第三年,孩子大了点能跑能跳,稍不注意就会磕磕碰碰,老婆一个人照看未免心有余力不足。特别是小孩一有个感冒发烧一家人都睡不好觉。当时我暗下决心,今年如果再失败,我就放弃。大不了过两年再做打算,现在正是老婆孩子最需要我的时候不能因为事业冷了她们的心。(虽然已经冷了很多次了)好在这一年吸取前两年的经验教训成功躲过各种坑,辛苦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第二部分 遴选失败误区

(1) 最受欢迎的资料最好

很多人在资料选择上总觉得名气大的才是好的。(我就是其中一个)事实证明并不然。

简单结合我使用的资料给大家避下坑。


1.悟空遴选 599

有数十年淘宝经验的我特别相信销量,价格,好评等才代表了质量。某宝上销量最高的就是悟空遴选,前年买的。价格不记得了,刚去搜索了一下从98到500多不止。从第二次备考开始全程看的就是这个,到手之后才发现主打的通关秘籍是省考时的申论课,告诉我什么是关键词此法,怎么看转折词,完全是言语理解的另一个版本。20多个小时的视频,其实干货也就四五个小时。适合考公后期突击一下申论。

当时第二次备考时间也比价紧张,课程看的很快,一周时间看完,剩下的时间全部用来刷题了。当时是一直忙于房子装修,我的备考时间也就一挤再挤,算下来整体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每天也就两三个小时做做题。

2. 潘战遴选全课 880

从思维,从内容上看,秒杀之前看的悟空。

第二次备考没再着急复习。准备之前(九月中旬)先反思自己前两次失败的原因,发现做题看答案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身工作经验不足导致某些问题回答的不够全面,提出的对策落实性不够,大部分都是一些大白话。

九月底正式备考的时候开始看潘战,整个看完觉得课中对政府官场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讲解的很全面,基本上每个题型都会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像大作文自拟题目这种,按照观点+对策的方法去定题,让考官知道自己的想法以及能力,直接抓住了重点。

看完视频之后,又结合真题细细的认真研究一番。第一遍大概浏览一遍了解高层机关的工作内容,第二遍把老师讲的每一个例题我都做到吃透学会,保证看完就会做题。


(2) 做题越多越好


第二次备考从开始到结束,每天狂刷题。买的资料一大堆。中公,华图,北辰,公选王。可能是因为第二次备考时间过于紧张,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最大化提高成绩,一度陷入做题无法自拔。实际上题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道题反复做五遍比五道题做一遍效果要强得多。前者每次做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错误原因,写作格式是否标准,案例分析是否偏点,选择题是否粗心大意,复盘一次,错误就少一些。后者类似于蜻蜓点水,一遍过有印象,下次遇到还是照样错。

也正是狂做题的复习方式让我对各大机构的真题资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强推公选王的真题。我觉得公选王做的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把真题汇总的贼详细,姜果然是老的辣。不愧是已经出名多年的大牌子。真题这一本就够了,不要像我那样一头扎在真题里面,太容易遇到瓶颈期,前期学好工作思维之后再结合真题练习得高分就很简单了。


(3) 字体不重要

卷面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分数。但不至于会成为遴选失败的决定性性因素。所以我就对于卷面一点都不在意,平常没养成好好写字的习惯,考试当天还是一贯奋笔疾书的风格。这样也是一个错误示范,大家要避免。阅卷老师们会有自己的评分标准,像那种字体比较差的,涂改比较乱,整个卷面不干净的会扣两三分,别说两三分每一分都值得珍惜。

Ps (买的字帖本)

凡是抱着侥幸心理的最好及时悬崖勒马,照楷书和行书进行练习。每天坚持半个小时,慢慢积累下去还是能够挽救一下字迹的。我第三次备考时候从第一天开始严格按照字体老实练习,平常在工作中写材料写总结时也时刻注意自己的字体是否美观大方。前期练字体,后期练写字速度,不至于到考场上因为速度导致写不完。


(4) 日常不用积累

当时觉得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时政热点这部分时间全都给取消让给做题了。但是当天考试写作的时候傻眼了,那一刻我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受。第三次备考的时候狠抓热点。国务院网站,人民日报评论,这些渠道中浏览有关发布文章,毕竟上面都是国家出台的文件以及重要领导人的讲话,很多对策都具有极强的落实性。

除了每天看这些之外还会抽半个小时按看看人民日报的官微,上面每天都会推送很多实际生活中最近发生的热点,这些热点往往也是遴选考试的重要内容。所以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一定不要走我的老路,错过热点,很可能导致备考不全面失分。

第三部分 突破80+高分三大要领


(1)案例分析


1.跳出材料

遴选考试考察的是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得能力,所以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刻板得去学习真题,被题中的材料局限住。要跳出材料,多联系实际生活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同时还学习理论政策知识,学着用政策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只有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思考问题地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实际决绝问题地能力。


2.运用矛盾分析法


高中学政治的时候记得哲学中有一个主次矛盾法。反观遴选考中的案例分析同样可以运用此等方法,材料中往往会给出各方面,各角色的问题,如果理论政策能运用的熟练有助大家非常快速抓住材料中的本质问题,也就是直击要害。不过在作答的时候还是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不能遗落次要矛盾,绿叶红花同时在才最养眼。


3.提出的意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平常学到的理论政都是比较宏观。里面的每一个要求和举措,各个地方都有一些更具体更细致的举措,所以在作答的时候一定更要结合起来学习,不要一句大白话敷衍了事。

(2)公文写作


1.运用逻辑思维来确定公文主旨

在写作中,文章的主旨就相对于整篇文章的灵魂一样,主旨确定好了,这篇文章在写作中就会鲜活起来了,所以主旨的确定是重中之重的。我们在公文写作时,要运用逻辑思维来确定公文的主旨,也就是要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归纳总结出来。

尽量选择新鲜,有价值的观点,不要是那种老套,没有逻辑性的观点。就像写作文中的论点一样,套用过去名人的“书籍时人类进步的阶梯”千篇一律的套路任哪个考官看了也不会想给你高分。


2.有逻辑性的写作思路

确定主旨之后下一步就该整理写作思路了,思路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赘述了。

公文写作要求文章要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在思考写作思路时就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么办”的思路来构思公文最简单且不容易出现错误。

“是什么”主要是指我们要讲述什么,内容是什么,对内容进行一个解释和介绍,并说出当前的状况;“为什么”是指这些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及为什么会消失等,主要是来解释原因的,让人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做”是指遇到问题后该如何解决,主要是用来说明做法的和结果的;“怎么办”是指用来表明疑惑和做法的,显出一些做法好的方法及对策等来解决问题。四大步骤来构思文章的写作思路能够使公文更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

还有一种写作技巧是我在潘战里面学到的:对策+观点。这两种方法来回轮换用。就像和面试一样总用一种思路作答,会导致思维同质化,拉低分数。


3.有逻辑的进行段落排序

逻辑性我觉得应该是贯穿全篇的,就如我们的工作思维体现在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段落之间也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至于逻辑顺序可以按照内容主次或者是时间顺序进行排序都是可以的。

如果按照内容主次来对段落排序,那就要把比较关注的内容和重要的内容放在把放在前面,也就是第一第二段,把次要或不重要的内容放在后边,也就是第二段或者第三、四段。

如若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序,能够体现我们在时间上的逻辑性和严谨性,以及没有颠倒时间顺序,没有违反公文写作的规定,也能增加文章的逻辑性。

(3)高分作文技巧

1.提升一次成型能力

见的多自然会的多,会的多自然就写的快。最好能够养成落笔成文的能力。在考试之前需要提前准备段落逻辑以及专属常用句式,记住是专属,不是那种网上一搜直接摘抄的烂大街东西,你写的和别的都一样,还怎么指望能拉开差距得高分。

2.丰富储备知识能力

我的建议是平常一定要养成习惯于背记各类政策理论热点,积累写作素材,很有必要。人民日报,半月谈,国务院网站,能多看就多看,能多背就多背。不过积累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可能背了50个政策热点素材,结果写作的时候还是1用不上或者想到了却不知道怎么用,这就要求平常学练结合,活学活用。


3.在关键地方用力

遴选考试作文通常只有两位阅卷人来判分,并且他们的时间很紧张,根本不可能仔细去看每一字每一句。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实用巧劲在关键地方用功。标题,开头,段落间,结尾处等显眼的地方下功夫,把百分之八十精力用在阅卷人会注意到的环节这样下功夫才最高效。

一下子码了这么多字,也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吃得消。对于我而言遴选还是挺难的,不过只要掌握方法,躲避误区。一次成功的概率也不小。

写到这里,看了眼躺在床上正在看电视的老婆和女儿,瞬间觉得一路走来受过的苦都值了,心满意足...

发布于 2020-12-15 18:11

作为一个一战市直失败,二战省直失败,三战省直成功上岸到省办公厅的过来人给大家讲讲:遴选没你想象得那么难!

我发现现在的人都太浮躁了,不管是做什么事,先去网上问一问,难不难?而不是想着我怎么把这件事做成,怎么才能达成目的。我觉得凡是考了几次还没考上的不是多么难,而是大家的方法没用对,还有那些机构鼓吹不报班就考不上的理论,整的人心惶惶,谈之色变。

对于我而言,我要是想离开目前的地方一定会自动放低难度,随便找个市直就去考了,绝不会盯着难度最高的中央不放。所以,难易程度是相对的,还是看个人选择,复习充分是完全可以上岸的。大家没必要把遴选想的太可怕。


我前两次都是分数差一点过面,死在了不具备高层机关思维上。考前看经验贴搞得各科都很厉害的样子。三战的时候不断锻炼,提高工作思维,书看了两遍,课看了两遍,每一个小时都没有浪费。做题和背热点也没落下,最后考了八十多分。

(日常培训)


目录
part1 遴选难不难
part2 我参加遴选的原因
part3 前期准备工作
part4 备考环节
part5 备考误区

part1 遴选难不难

1. 如何判断遴选难不易?

第一,考试难度

普通公务员考试内容为行测和申论,考试难度比遴选考试难度低。而遴选考试是事业单位遴选考试和遴选公务员考试的总称,一般是指遴选公务员考试,考试内容比普通公务员更具深度,难度也越大,开考比例也更高。

第二,门槛设置

遴选公务员是从公职人员中,优中选优,所以更难。本来遴选考试和普通公务员考试是没有可比性的,因为遴选考试参考的话,必须具有公职身份,一般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或者在编公务员,而且有最低的工作年限要求,一般是两年以上的。

第三,招考人数

招考人数较少。一般的遴选公务员考试都是零星出公告的,人数多则几十百来人,少的三两个人,而有报考需求的同学又多,所以竞争就大,考试就需要考更高的分,所有就显得很难。

第四,自身素质

1.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办公室或者文秘岗位的人来说,遴选难度相对不大。他们日常的工作就是遴选考试上活生生的考题,比如组织一次会议,给领导写一篇讲话稿,拟定一份文件等等。

2.对于那些长期在业务岗位工作的人来说,遴选的难度就比较大了。毕竟遴选考试考的多数都是办文办事类的题目,和大家日常接触的业务性工作完全不同,这就需要从头开始好好学习了。

第五,报考目标

这跟你的报考目标有关,中央遴选、省直遴选、市直遴选、各部门遴选,你要参加哪个考试,要进入哪个层次,难度都是不同的。

1.如果只是想要离家近一点,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遴选并不难。在报考岗位的时候,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如果有别人没有的条件,那更好了,你在报名的时候就能筛掉一大部分竞争对手,比如党员身份,比如专业限制,比如资格条件。

2.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平台,那可能会有点难度。毕竟想要更好的发展平台的人占比还是蛮大的,多数人还是不满足于目前基层发展上的瓶颈,希望到更大的平台,更好的岗位,锻炼自己,谋求进步。想什么中央,省直,很多人考了三四次还没成功。

3.如果既想要离家近一点,还想要平台好一点,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太大。其实每一个遴选的岗位相对于你之前的岗位来说,都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都相对更好一些,只要照着离家近,先考回去再说就行,到了新的岗位上,自然会有新的发展空间。

Part2 我参加遴选的原因

女乡镇公务员。大学毕业惨遭社会毒打,整日996,大城市生活确实有不一样的精彩。但一年下来积攒更多的是疲惫。被工作烦躁到不能自已开始决定备考公务员脱离苦坑。可能是决心比较大,整日看书,做题,一点干携带,半年的在职准备时间有了满意的结果。


当时考公务员并没有想那么多,无非就是想来个铁饭碗,享受一下双休生活。报乡镇的时候就是冲着竞争小。果不其然笔面一次上岸。


骑个电车10分钟时间就能到工作单位,国了一年理所当然结婚生子。当时我一味我已被字都会待在原单位。直到我老公遴选市直成功,为了结束异地婚姻,我也开始决定遴选向上去它所在的市区。能不能在一个单位无所谓,只要在同一个城市就好。


Part3 前期准备


首先,要明确遴选的目的。
为了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实现理想,或者像我一样为了家庭原因,总之你都要有目的在,不是突发奇想,也不要随大流,别人都考了,我也去考。遴选这条路没有那么好走的,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很难坚持到最后。我当时选择遴选的目的就一个,结束异地婚姻。稳定家庭。


然后,在前期去搜集自考单位的相关信息。题目难度,往年的分数线、报录比、题型分布,……做对比的过程或许可以帮助你确定最终的目标。就比如我报考的单位,往年报了多少人最终录取了多少人都比较容易查到,这样的话心里有底。


最后就是把身边的人和事安顿好。告诉父母,家人,一方面是获得精神支持,另一方面获得资金支持,买书,真题,教材等。相信家人们都会很支持你的,另外就是和领导沟通,告诉他你的想法。

part4 备考环节

复习资料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两遍备战期间用过的书也不少,信息程度也差不多,基本上用的复习资料也都是大同小异,更没必要为了理论到底是某某某老机构的书好还是某某某机构老师的书好。


我按照我自己的复习思路给大家推荐不同阶段的书


1.前期 基础教材 5-6月 中公笔试一本通

第一阶段,建议大家从教材开始。可能部分人愿意看视频,但是我觉得教材比较官方,复习教材的时候强调仔细。

这个时候给大家一个小tips,大家可以专门拿出两张A4纸,把教材上面关于理论的部分的重点做一下思维导图,真题中出现过教材中与基本原理一模一样的进行推导。

这个阶段不需要大家对遴选题型掌握到多深的程度,重点是对基础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很多同学嫌麻烦,喜欢直接上全书之类的针对遴选模块技巧的教材。

虽然这样做看起来节约了时间,但是如果基础本身不太好,很容易造成你复习地基不牢,后期的复习非常吃力。

2.中期 专攻模块 7-8月 华图模块宝典

上面这本书是我自己用的,并不建议大家一定要用这本。价格便宜,就是会有错别字。不过我个人觉得还行,能人手,也确实能从里面学到一些实打实的小方法。

光看还是不行,对于例题可以多看看练练手,不要一听到宝典就对他神之向往。

3.强化 网课 潘战遴选全课 9月一10月

(1)不要追求名师

很多人都喜欢冲着名气,销量去入手。我第一次备考时候也是买家大军其中一员,有些老师上课的确生动有趣,知识点讲的也很详细,可以作为基础入门,但是不要觉得那是最好的。

因为每个同学的特点和吸收能力不一样。对我自己来说,主要是业务岗位平常接触的材料,报告,公文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在这方面就有所欠缺,每个人一定要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资料。

(2)遴选答题靠的是思维而不是知识点

这也是我三次备考时放弃北辰选择潘战的原因。第一次陷入遴选考试谁会的多就能考高分的误区。喀喀喀,北辰,公选网,他们的视频课一个接一个的看,时间精力费了不少,去做题还是没啥提高,一到写对策题就犯难,还是硬着头皮去考试。

第三次备考冲着潘战全面的思维入手。当时花了两周时间先把分析问题的思路给掌握,然后开始对照公选王的真题过材料题。做题的时候从重点下手,再联系一下工作实际展开分析,基本上每篇都是切实落地的回答,和之前那种假大空的内容比起来丰富不少。

这个阶段是最关键的爬坡阶段,时间紧张的话只看潘战一个网课可以解决遴选最重要的答题内容假大空的问题。

4.冲刺 真题 10月-考前 华图 历年真题精编+ 09-18年真题

这个阶段的目的就两个:

一是 快速实用考场的状态

二是 刷熟练度

这个时候不建议再按章节模块进行刷题,以套题为单位会比较好。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一天一套题进行模拟测试。一套题做完下来一定要好好把整个考试过程中自己出现卡点等仔细思考一下自己的思路卡在哪。

Part5 常见误区


1.疯狂刷题

题真的是刷不完的。

很多同学都有一个误区,我刷的题越多,我会的就越多,越刷我越有安全感。真的未必是这样。

它有两个问题:

第一,其实你在刷题、特别是套题得时候,更多的时候是在刷熟练度,比如把会的题刷100遍,其实意义不大。

而真正不会的题会让你感到痛苦,不过很少有同学会仔细钻研,这样刷题的意义其实很盲目的。

第二,很多同学喜欢刷模拟题,但市面上真正比较有价值的模拟题并不多。

很多模拟题追求偏难怪,我个人很反感这点,建议是找难度和灵活性略微大于真题的那些模拟题即可。

我自己当初刷了大概400题的时候,虽然每套题都上了75,但是确实做得我精疲力竭,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思维都没矫正过来,碰到一些简单直观的题反而边迟钝了,所以大家做难题不要用力过猛。

2.迷信辅导机构

不少同学喜欢花大价钱跟着名师学习,然后老师说什么自己也不多加思考照搬照套,压根没有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效率来为自己量身定做付息方式,这种叫做依赖感。

遴选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大家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需要自己去理解和领悟的。不是说去个辅导班学些简单套路就能拿高分,因为只靠套路一般走不远。说白了遴选就是面试的笔试形式,所以一定要形成最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逻辑。

3.模拟题来者不拒

模拟题一定要用难度和灵活性略高于真题的,比真题简单没意义,比真题难太多又打击自信,所以略高于真题的模拟题是最珍贵的

4.选择资料过多

其实爱疯狂刷题和买一大堆资料的心态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寻找安全感。
但买来的题不等于我们都吸收了。


小时候我特别爱买书,但是不是买来一本本看,而是堆在那里就让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文化人。


其实选好一套材料多次反复地钻研地效果比你看10套材料然后浅尝辄止好了不要太多。

这就是我对遴选的理解,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一定能多多少少帮助大家在遴选路上少走弯路。

最后一句,努力是给自己看的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发布于 2022-08-06 10:07

这篇是给遴选想上80的基层公务员分享的纯干货,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强,重点突出,内附我整理的资料,必看!

前言:笔试备考的目标定在80+

一般中央遴选的进面分数线会高一些,省市和地方的没有那么多,不过想在众多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中拔得头筹,笔试最好能达到80+,在基层工作了这么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肯定是有的,想要达到报考单位的选人标准,还需要提升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即了解报考单位的工作实际,

一、有关遴选的重难点把握:

就我现在这个经济部门和原本在基层做的材料整理工作有很大区别,工作实质上是有变动的,我的专业还可以,和报考单位相关,但是没有接触过实操上的工作,实施起来很困难,真题是根据社会实际发生的真实案例出的,因为我没什么经验,写出来的文章看似是完整的的,也能提出来自己认为可实行的对策,只是放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行,太多措施上的漏洞。

遴选笔试答出来的内容和提出来的对策是一定要和报考单位的工作内容相符合的,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提出来的对策没有什么措施上的漏洞,是最基本的要求,按照在基层积累的工作经验答题还差了一大截,备考时候全面学习报考单位的工作思维至关重要。

二、资料建议和使用顺序:

注明:这块内容根据自己工作时间的情况适当调整

第一阶段需要:国务院网站、报考单位网站、人民日报评论

第二阶段需要:潘战遴选全课

第三阶段需要:粉笔的真题

三、时间规划安排

在职备考遴选和在职备考公务员不一样,虽然都需要再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但是在职备考遴选多了一层要偷偷准备,尽量不让太多同事知道自己要考遴选,毕竟考上后是会惹人妒忌的,而且在基层是真的有很多会背后搞小动作的人,能私底下学的我从来不放在上班时间学,这也是为了领导好好放自己走。

鉴于每天可能有三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的建议是最好把时间安排的长一点,我当时准备了两个多月,简单说一下我的时间规划:

第一阶段:每天至少一小时,整个备考过程都要学

相当于是个时政热点的积累过程,个人觉得不用买太多别人总结好的资料,自己多关注时政热点,看看国务院网站发布的相关文章,这些都是根据时政热点发表的官方看法,提出来的应对措施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的,全面性值得借鉴。

我一般白天上班会看看新闻,就算不考遴选,是个公务员也需要每天关注一下时政热点,对工作来说总是没有危害的,我当时买了两个笔记本,一个放单位,一个放家里,确保看到写的好的句子能及时积累下来,之后练题的时候用。

另外报考单位网站上发布的近期处理的事件或者单位重要领导人讲话也相当重要,能快速与报考单位的工作实际相融合,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处理问题的角度,对提升个人工作能力也有帮助。

第二阶段:每天至少两个小时,两个星期时间

相当于整个备考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熟悉高层单位的工作内容,形成正确的分析问题的高度,个人觉得时间充足的至少把潘战遴选全课讲的高级机关单位的工作思维学三遍,时间不多的也得反复看两遍,牢牢掌握之后再刷题,能应对所有的题型。

下班后看课是我觉得最好的时间段,不用担心同事在背后议论,家里的学习环境也相对安静一些,而且就算考不上,大不了说自己没怎么准备,就是去试一试,之后回归正常生活罢了,成年人的世界所有的后果自己来承受就好。

我是一节一节看的,先对遴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看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之后结合老师讲的所有高层单位工作中会需要应对的问题,真题和工作实际放在一起一个题型一个题型学,每道题我都先自己做,像大作文这种需要耗费时间写的我都是把思路写出来,然后再听潘战讲,这样能快速找到我思路上的漏洞,准确补充自己的不足,以至于工作能力上有一定提升。

第一遍开的倍速看,先大概对工作思路上需要提升的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细细看,结合老师讲的工作实际一点一点补充,学完一个题型做相应的题练手,思路上模糊的继续看,直到下次看到问题能快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提出来落地性强的对策。




第三阶段:每天至少三个小时,最好两个月时间

相当于对之前学到工作思路上待补充的内容的一个检验,粉笔的真题我觉得还是蛮全面的,公考的时候我用的就是他家的,现在真题都不对外公布了,能找到真题属实不容易,多看真题熟悉出题方向,考试的时候也能快速把握好考察重点。

我练题的时候买了考试专用方格纸,白天上班是一道一道练的,没有那么多讲究,权当是工作能力上的一个提升,只有星期天和晚上回家是大块时间在练,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多练几次找到感觉之后,看到问题能抓住考察重点并提出来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的对策了,再规划思考时间和答题时间,每一步都做到位,这样考试才不至于慌乱。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可能还会按照自己潜意识里在基层形成的工作经验答题,要尽快扭转过来,按照学到的高层机关单位的工作思维回答,不然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不熟练的情况下可以看着笔记上记的思路列大纲,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内容,之后慢慢熟练之后就好了。

到现在我还清晰记的,考试那天坐在考场上异常平静,从头到尾按照平时准备的学,新列出来大纲,确保对策上没有漏洞再开始答题,最终拿了84.6分,成功进面。

四、选对资料的重要性

资料是一个辅助工具没错,但是没有这个辅助,很难抓住考察的重点,那么想要一次就能以高分成功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建议选课的时候要慎重,按照遴选的考察重点有目的性的选,学完之后能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才是关键。

我之前在选课的时候试听过市面上有讲模板的课,我是不建议你用这种课,因为整体思路上有欠缺,只是把模板框架给列了出来,答题的时候能套用万能模板,但是没有针对性,抓不到问题的实质,也就提不出来有针对性的措施,天马行空的回答还不如自己结合在基层积累的工作经验分析,稍微落地一些。

最重要的是看课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补充自己工作思路上的确实,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能让用人单位看到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抓住遴选高分的关键。

就说到这了,大家有什么遴选相关问题可以留言,不忙的时候我都会一一回复的,感谢各位点赞!

发布于 2023-02-09 14:23

上岸了,再也不用准备遴选了!

终于可以不用听课和看书了,也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所谓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现在回想备考历程,遴选难,但也不难,按部就班的做,不去为结果提前焦虑,上岸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遴选无非就是两个考试,一个笔试,一个面试!笔试也就是那三大类,案例、公文和大作文,难的只不过是我们的准备和周围大环境的压力,环境和压力我无能为力,但竞争力和如何准备这几件事,我还是能帮一点的。

一、上岸三要领:

1、制定计划、养成习惯:在确定目标之后,制定严谨的备考 复习计划,每一天固定的时间做什么事,这样逐渐养成习惯,大脑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也会加强记忆。

2、树立信念、驱动前进:一旦确定了目标岗位和单位后,就要坚信信念,朝着目标前进。只有你坚定了信念,你才有不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

3、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要太过在意成败,不然你会被巨大的压力束缚,扰乱学习计划和心情,也会十分影响考场上的发挥,放下包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容面对遴选。

二、复习计划

1、摸底阶段:在复习刚开始的第一时间,严格按照遴选考试的时间要求进行一套真题练习。这次练习当然不是为了提高应试水平,而是为了确定你自身的能力、熟悉遴选考试内容和流程,以此了解你的薄弱板块和薄弱题型,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定好方向。

参考用书/资料:

《北辰历年公务员遴选考试真题》:真题必不可少,华图的真题也可以,不过相较 于北辰,北辰的答案解析会更详细一些。

2、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我建议分模块、分阶段学习,原因有二,一是一次性学习过多知识不利于消化吸收,记忆形象不深,浪费时间。二是分阶段的话,前期打基础,后期巩固,两遍下来印象会很深,知识掌握得也更牢固。

教材VS视频课:

看教材学习的话需要你有积极的学习主动性,毕竟面对枯燥的文字,很难坚持下去。而且由于没有经验,短时间内一般会很难理解理论性的知识,会比较占用时间,但是一旦理解印象会比较深。

看视频实际上属于一种被动性的学习方式,对个人的学习主动性要求不高,大多数人都能坚持听完,而且眼耳脑共同记忆,效率比较高。

参考用书/资料:

教材:《北辰遴选笔试宝典》:北辰就不用说了,遴选一路用过来的,这本教材挺适合前期入门使用。

视频课:《潘战遴选全课》:思维讲解这方面,潘战老师的讲解是最好的,看完教材之后,我就开始听潘战老师讲解,他对高层单位工作思维,真的非常了解,很多题目都会用自己的经验,直接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和切入,这也让我可以很快找到题目和材料中的关键点。

经过这几次潘战老师的认真听讲,我对遴选的各种题型也渐渐有了一些头绪,在做题的时候,我也开始从上级领导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像一开始那样,一味的照本宣科,在看书的时候很注重答案里面的内容,而忽略了自己的思考。

3、刷题巩固阶段:在刷题方面,不再多而在精,不是为了提升做题速度而是为了培养思维。做完题对答案,然后分析所体现出来的工作思维,再带着这种思维练题答题,这样反复几遍,就会吃透真题。

参考用书/资料:

《粉笔 摆渡人案例分析强化刷题课》:专项刷题课,专门针对案例分析题,比较适合对于案例分析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的同学。

4、总结提升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把做过的卷子整理,再次作答。将案例分析中容易忽略的要点, 公文写作中易错的格式,大作文中忽视的细节,比如“混淆概念”,“层次不清晰”,“分论点太片面”等,将出错的点反复查看,总结注事事项,在每次模拟考试之前认真查看,再加以练习。

参考用书/资料:

《北辰历年遴选真题解析》:这套书的特点就是对真题的解析非常详细,适合后期对照答案,总结方法使用。

温馨提示:

建议大家在刷视频课的时候,可以选择一课三刷,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三课三刷的方法,就是对比多家机构的视频课,因为有的培训机构会找一些根本没有遴选经历的毕业生来充当讲师,滥竽充数,所以一定要鉴别各自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觉得好的话再深入研究,以免浪费时间。无论看多少家视频课,潘战是首选。

三、核心题型突破:

1、案例分析如何举一反三

/学会套路/

第一步,看点。

看题干提出的问题,弄清属于哪种类型的问题,是归纳概括还是提出对策,带着问题审题会节省很多时间。再根据所给的分数,分析有几个要点,这时再解题就有了一个大方向。

第二步,审题。

审题关键在于,找到题干的出题点,即它想要考察的是哪方面的内容,是扶贫工作,还是创新科技又或是推动立法。逐字逐句地读材料,画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有关问题的词下面化横线,标明事件,原因,做法,意义,结果等。对于比较复杂的材料,最好根据信息提炼出一个关系图,以帮助全面,准确地掌握材料重点,防止遗漏信息。

第三步,找规则。

根据题干问题的类型和材料所考察的考点,回忆对应的理论或政策。然后在纸上列出有关知识点或原理。

第四步,答题。

答题要找好切入点,包括组织,人员和行为。组织就是系统,比如说学校,社会,家庭。人员就是具体的主体,比如说社会里又包括医生、警察、教师等。行为就是具体采取的对策或实施的方案。

/把握四原则/

针对性

案例分析一定要首先对材料定性,然后再确定答题的方向。因为面对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回答的要领和结构都是不同的,所以一定要针对紧扣材料,抓住题干作答。

条理性

回答一定要有条理,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让看出来你的思维逻辑,先后顺序也要把握好,主次分明。

规范性

尽量使用科学、专业化的书面语言,杜绝大白话,杜绝自造语言,对于一些固定的官方用语,不能擅自修改。

操作性

提出的对策要有可操作性,可实际落实,接地气,勿要假、大、空。

2、大作文高分技巧

♢文章层次要分明:文章的一般结构包括:开头-重要性/北京、发展历史、必要性-问题-危害/影响-原因-措施-结尾。到具体文章中,里面每1个点可以单独成1段,也可以写2至3段,比如常见的就是措施写2段或者3段;可以2个或者3个点合为1段,比如把问题+危害合成1段,或者把问题+危害+原因合成1段;还可以省略其中1个、2个或者多个点,比如说完问题,不分析危害和原因,而是直接讲措施。

♢开头简明又深刻:开头一般用列举时间+总论点的方法,比如:12岁小学生打赏 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 网络游戏,疑似 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近段时间来出现的一些相关案件,背后都有网络沉迷的因素,这提醒人们: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刻不容缓。

♢ 论证方法要全面: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5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和引用论证。要会用举例、对比、比喻和引用这4中论证方式,尤其是要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相结合,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字数也不用愁。

♢问题要一针见血:承上启下,引出问题。时评文章里引出问题的语句大同小异,比如“如今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依然要画个问号。”“但也应看到,目前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总体还比较弱。”

♢过渡转折到对策:例如:“这种背景下,如何强化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增加贷款供给,成为亟待破解的现实课题。”采用设问式,从问题转折到对策。其他的过渡转折方法还有总分式、反问式等。

♢结尾总结加展望:结尾很多时候是把前文的措施复述一遍,然后展望未来,复述措施常用的句式是“随着...”,展望未来常用的句式是“必将...”,例如:“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3、公文写作如何出彩

多积累:积累是写好公文不灭的法则。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积累是最基础的功夫。最关键的就是政策理论、业务、公文体例、语言的积累。多请教单位的笔杆子,或者平时写好材料让他帮忙修改。公文写作必须从从积累开始,欲速则不达。

构思妙:构思是公文写作的指路灯塔。动笔前的构思是 纲举目张、气韵贯通的重要保证。在动笔之前,必先有一个通盘的构思,对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一是为什么写,解决写作目的“思想认识”问题,杜绝为“写而写,越写越空”现象。二是写什么,明确写作内容问题,提高表达的厚度和精度。三是怎么写,谋划写作方法问题,通过恰当方法,最终使文章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

深实际:生活是公文写作的原初摹本。从日常工作中发现亮点、归纳提炼的能力。要克服上述“无生活”和“有生活无发现”的弊端,方法有三。一是多接地气,从火热的工作实践中找到“看点”。二是善于联想,从有关的政策文件、领导意图、行业动态中找到“燃点”。三是多读多思,在从阅读报纸、相关材料中找到“爆点”。

立结构:结构是公文写作的摩天大厦。完整、严密的结构。公文结构一般有三层:一是通过制文要素体现出来的文面因素,如密级、文号、 签发人等,也叫浅层结构;二是通过标题、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体现出来的语言因素,也叫表层结构;三是通过“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问题体现出来的逻辑思维因素,也叫深层结构。必须把握好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关键性因素。

找新鲜:创新是公文写作的强大磁场。公文写作的创新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体现新思想。包括上级的新思想、本级的新理念以及执笔人的新见解等。二是表现新内容。除了一些常规工作,随着形势发展,总会增加一些新工作,文字工作者必须敏锐捕捉到这一点。三是运用新形式。要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创新。

勤补拙:勤于思考,对看到的物,听到的事,要多结合时事政策进入深入分析,努力挖掘深层次规律。要多看与写作有关的书籍、报刊、网站,给自己的 知识宝库持续不断地充实新内容。多到一线去,多往基层走,如此才能掌握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的文章才能广接地气,具有真材实料和真情实感。多与人交流工作心得、思想体会等,多向身边的公文高手请教,在学习公文中写好公文。听听不同层面人员的发声,从而准确领悟,充实素材。要多练,书读千篇,不练等于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顺利上岸!看完记得点赞!

发布于 2023-05-26 10:21

如果你觉得遴选难,那就证明你选择了走一条上坡路。


好走的都是下坡路。


如果遴选简单,考试难度和选拔制度没有区分度,那人人都能够通过考试进入更好层级的机关单位工作,遴选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


遴选作为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晋升通道,成为了每一个期盼有更好出路的基层公务员的选择,每一个人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上岸全力以赴,对手的实力和毅力不见得比你弱,面对这样强劲的对手,压力也会倍增,促使我们必须要更加认真对待考试。


作为一名已经上岸省遴选的过来人,今天就深入地给大家聊聊遴选。

遴选究竟难在哪?


遴选热度高,竞争激烈。遴选虽然只面对体制内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外界一般不会怎么了解,但是遴选作为基层向上的最佳通道,也是非常热门的一项考试。


题主所说的省遴选百里挑一,中央遴选万里挑一并不是危言耸听,只不过分布到各个岗位上,可能比例就没有那么高了,但是竞争依然很激烈,甚至可以说完全不亚于国考的。



遴选程序复杂,容易栽跟头。遴选从最初的资格初审,会对考生的报考岗位与自身资质的契合度进行审查,同时考生也要获得所在单位的签字盖章同意才能参加考试,仅仅是报名前的这两项就把很多人堵在了遴选考试的大门外。


再加上笔试过后的资格复审、某些地区的业务水平加试、差额考察的面试、至关重要的考察期等等环节,每一个都关乎着遴选的最终结果,一旦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有可能直接导致遴选失败。



遴选竞争对手实力强。遴选考试都是种子级别的高手,每一个人都是有备而来,基本不可能出现裸考的人,因为没有人会傻到在得罪领导还耽误工作的前提下去追求一个注定不会胜利的考试。


每一个考生都是铁了心地想逃离基层才参加遴选的,意志坚定,自身素质高,把遴选当做幸福生活的跳板、获得晋升的出路,家人团聚的寄托。在中央遴选中,很多选手都是二战三战,屡战屡败但仍不服输,对于遴选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这使得参加遴选的小白更有压力,只能拼尽全力凭借强劲的实力实现突围。



遴选考试限制多。很多人想参加考试但是却没有资格这是因为很多基层单位都会要求签订一个五年服务期的合同,只有在合同到期时,才能参加考试,等到能够考试的时候,比着刚进单位时,学习能力肯定不如之前,如果成家有孩子了也会比之前多了更多的羁绊。


在面对遴选的未知结果时,大部分人都不敢轻易冒险尝试,参加考试必须要获得上级领导的同意,反过来,如果领导得知你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肯定也会对你有轻微的意见,同事知道后也会颇有微词,一旦考不上,日后在单位也难做人。


遴选也需要和领导以及家人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获得领导的指点和家人的支持会对考试的帮助很大,遴选不只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这关乎着你未来的人生走向。


各地遴选考试差别大,不确定性强。遴选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完善的,考试形式和题型根据各省份的实际情况也有所差异,并且遴选考试真题也是无法获取到的,目前市面上的真题也都是根据考生或考试的回忆编制的。

在笔试过后,遴选考生进入差额考察的范围,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因为一旦入围,笔试成绩就会清零,所有的考生都是平等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面试也是由遴选单位在公务员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下组织的,所以遴选单位的自主性非常强,也就是说即使你笔试成绩第一,但出于某些遴选单位主观性的原因,你也有可能落选。


面对遴选考试路上的重重关卡,你必须要认真思考,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对考试做出规划。

遴选考试中每一个岗位的专业要求和工作资质不一样,在报考岗位时一定要选择与自己目前工作内容最相似的岗位。在考试中,即使报考了同意岗位,但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每个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不同,备考的难度也不同,如果你选择了相似的岗位,那你的备考难度也会随之降低,考试时也可以充分发挥你在工作上的优势。

在报考前,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根据公示出来的遴选职位,筛选出你想考的岗位,然后根据职位的要求,过滤掉那些你不符合条件的职位,在剩余的职位中选择你认为更有优势的职位,例如某些职位需要有会计资格证书,法律资格证书等,尽量去选择一些能够最大化发挥你既有优势的职位。

在确定好职位后,认真去搜寻关于该单位的信息,包括公开文件、通知公告、职责分工、内设机构、工作职责、人员构成、工作要闻等等,还要充分了解有关该职位的信息,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等。然后将这些信息对照自己目前的情况,针对不足加以弥补,针对优势加以突出,这样就能很好地找到备考重点。

遴选备考从哪儿下手?

在确定好备考的重点之后就可以开始进一步展开备考了,首先要确定备考时长,其次就是备考资料的选择,最后是备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备考时长的确定。

遴选备考不需要特意拉长战线,有1到3个月的时间准备考试就可以。通常情况下。,公告发布后距离考试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的文字写作能力薄弱又恰好理论知识储备也不足的话,一个月的备考时间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备考时长。


1到3个月这个时间段,不是很长,能够防止我们在备考期间压力过大,避免出现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习精力分散,效率低下的问题。

备考资料的选择。

作为初战遴选的小白,我用了很多资料,教材、网课、gzh、网站一个不少。

教材类的资料包括公务员遴选笔试资料、半月谈时政三件套、d政机关公文写作。

网课类的有罗喆遴选刷题课、粉笔时政热点专项分析。

网站有陕西群众人民网、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人民网、求是网等。

gzh有遴选、笔杆子家园。

接下来我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些资料

公选王遴选笔试资料非常适合打基础,所有题型的基础知识,包括策论性论文的框架、思路,公文的格式规范、案例分析的审题方法,把整本资料过一遍,笔试基础稳稳的。

半月谈时政三件套整理了近期所有的时政热点,归纳总结并且有详细的解读,能够提升学习时政的效率,也节省了不少备考时间,一本在手,时政都有!

d政机关公文写作是一本学习公文写作的工具书,包括了15种法定公文的基本知识,还有各类范文,公文学习分三步走,先掌握各类文种的格式规范,然后学习文章的框架,最后学会丰富内容,实打实地学,公文写作不是难事。

罗喆遴选刷题课就是一款提升做题思维的系统刷题课。想要全方面提高人岗匹配度,提升工作思维至少也得在考前把罗喆刷题课过一遍。无论哪种考试,刷题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断刷题才能够牢固掌握做题思维。

粉笔时政热点专项针对全国时政要点,在讲解相关理论政策的基础上深挖,将遴选题目与相关知识要点联系起来,突出时政要点的实战应用性。对于一些只知道理论政策但不会用朋友很实用,能够提高对理论政策认识的深度、广度和使用度。

陕西群众人民网是因为我参加的就是陕西省遴选,所以关注本省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闻是很有必要的。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是我遴选单位的网站,平常没事看看也能增加对单位的了解,把握单位的发展动向,在面试时也能更好地体现出与单位的契合。

人民网主要是看一些人民时评还有国内外重要新闻摘要,保持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度,人民网的报道在语言的使用上有可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多看看也能提升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政治涵养。

求是网主要是用来学习d中央的重要理论,深刻理会d的各项重要政策的深层次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遴选是一个获取各地遴选公告的gzh,进入gzh直接点击文章就能看到考试公告的详细内容,也能下载报名推荐表和遴选职位表,不用特意去网站查询公告。

笔杆子家园是一个提供各类公文范文的gzh,平时出门在外的时候也能直接用手机看看范文,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公文写作方式方法。


高分复习要点


掌握机关思维是关键

遴选并不是单纯会写材料就可以了,很多省一级遴选考试已经很专业了,不再是随便看点人民日报,记点金句套话,把公务员写申论那点本事翻出来热热身,就能对付的了的。会写材料只是说文字表达能力还不错,遴选考试最重要的是综合分析能力。

写材料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实操性的话在考场上依然得不到高分。如何把一篇材料写得出彩才是重点。所以就必须培养起来一种岗位思维,从岗位本身的角度出发写材料,以岗位的视角进行问题的探讨。


我之前所处的岗位也是经常接触文字材料,自认为自己写作水平还不错,罗喆刷题课才看了一个章节就发现我写的材料根本就是小儿科,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岗位的独特性。优秀的材料应该是根据只根据内容就能判断出这个岗位的。不同的岗位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政策遵循都是不一样的,各个问题都需要结合职位展开分析。



反复做真题,真题就是应试关键

结合遴选的命题特点来针对性备考,通过反复做真题,反复琢磨一道题的思路,然后反过来思考,命题人问什么会出这道题,是基于什么想法,慢慢掌握出题老师的命题规律。题目做的多了就会形成题感,帮助你在短时间之内分辨出题目想要考察的重点。


把一套题反复多次做,知道你能够答出一套完整的答案时再换下一套。针对薄弱的部分反复推敲,细细琢磨,遴选刷题不像行测刷题是为了提升做题速度,而是为了不断优化做题思路,训练思维。


遴选刷题是为了通过不断练习,牢牢掌握做做题思维,我每天晚上都是先罗喆的课,然后做一套真题,运用老师讲的岗位思维去分析问题,学完就用,保证了当天讲的内容就能够消化吸收。



作答要与实际工作练习紧密

遴选考试的基本特点就是非常重视人岗相适应,重视选人科学性和精准度。在考试中如何才能够体现出来你就是遴选单位想要的人呢,那就是通过作答的内容来展示你与遴选岗位的匹配度。


作答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的理论热点,紧密结合基层单位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在申论考试中,批改原则是踩点给分。所以考生在作答时相对容易很多。遴选考试中对于考生对策的落地性要求更严格,回答一定要全面准确,练习实际工作内容作答。这也是为什么遴选很多部门要求考生有对应的工作经验,同样也是人岗相似的选拔特点的体现。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遴选是很难,但如果选择了这条路,就一条路走到黑,努力中会有所获!

发布于 2022-07-28 08:30

若是对比高考,高考难度是娃娃等级的,同等程度的上岸结果,高考只要付出十二年的努力而已,也就十二年每年两本新的教材而已;遴选却要整整两三年的备考时间,教材也有两三本那么多。这很困难吗?

若是对比公考,公考的难度很低,一个省的公考人数也就区区几十万人,也就时常一个岗位万里挑一罢了;省直遴选竟然可以达到几千多人,这很困难吗?

若是对比考研,我忘了,我就是个准备两年结果双非考不上的废物,经历两次失败之后才参加公考,后来才参加遴选的。这很困难吗?

我不理解,各位都是成年人了,还会被这些贩卖焦虑的人影响到,一个个的都变得这么的浮躁,看了两篇帖子之后就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没人说遴选容易,但远远没有现在传言的那么“奇怪”。

当然遴选不是大众海选,是优中选优,想混混就上去是不可能的。参加遴选考试的人也都不简单,大家都是在公务员考试中成功上岸的人,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都不是当初公考竞争对手能比的。很少有来充数的炮灰,成绩没有公布之前,人人都是种子选手,谁都有可能是黑马。

加上我刚才谈到的不断贩卖焦虑,现在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很奇怪的风,认为体制里充满恶意和城府,觉的岗位和考试都是遍布斗争与暗算,遴选考试没有内幕就不正常,甚至每次考前都传出谁谁谁背后有关系,被内定了之类的。

我不敢拍着胸脯说遴选考试就是百分之百的公平,但我可以保证自己就是一个没有资本、没有背景、没有关系的“三无”普通人,我也安稳的上岸了。

退一万步讲,真的很倒霉,碰见这个岗位有内定的人,就明着来的说十个人内定了九个,那就拼一把最后一个名额,成为抓住那个唯一希望的人。不要考不上就出来风言风语,揣测什么不公平。考上就是考上了,考不上菜就是原罪,自己够努力就行。

另外:要知道人一多,混子也就开始变多。表面上看着遴选的岗都是几十比一、几百比一的竞争,但至少有三成到四成的人是压根没有复习过的,或者没有系统复习的。再抛去一部分能力水平确实低的人,真正有竞争力的也没剩多少人了,所以甭怕,按照自己的想法,努力做就好。

遴选考察内容尚且算友好,这几年遴选考试只是形式再变,核心内容还是老一套。公文写作已经是遴选考试的必备内容,就靠我上班挤出来的那一点时间根本就不够看的,只能从日常工作中积累知识、学习知识、提升知识储备。

公文本来就是一个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练好公文写作能力有很大好处,不管遴选与否,去哪个部门,都可能是最快进入领导视野和组织视野的人。

困难多,办法更多,不解决困难,那困难就一直阻挠你。很多问题摆在眼前却是很难,但是现在参加遴选的人越来越多,覆盖的年龄层面较为广泛,遴选已经变得有一点“常态化”。

加之大部分的领导都是比较开明的,我的几位上级领导都是很随和的,他们很多都经历过下属参加遴选的时期,多少也都知道备考会遇见的难题。备考可能会受点累,但认真负责做好工作,实实在在规划未来,领导同事或多或少都会给一些帮助,备考觉得累,觉得事情繁忙等等,这些基本都不会是问题。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与其在这里纠结难不难,不如真正踏入考场体验一下遴选的过程,下面是我个人的遴选心路历程,希望可以给各位一些帮助。

起步

遴选备考的战线很长,随着备考的深入,压力很大,我都出现“能力恐慌”了,总是怀疑这种题型我不擅长,那种题型我容易把握不好,还有很多考点我不熟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趁着这点紧张感再去复习,慢慢也就安心了。倘若越学越有自信,自己觉得什么都掌握住了,眼高于顶反倒不是好事。

提前准备的情况下,遴选公告什么都没出来,根据我自己的专业限制、发展方向、工作待遇等信息,选出来想去的单位,不参考别人的选择,反正与我无关。对比之后划定一个目标范围,把所有自己可以考虑的单位圈出来,重点圈出自己想去、条件符合的单位。天天关注着他们官网等公告了,同时直接开始先准备,不要等到公告都出来了,才慌慌张张去努力。

发力期

注意“亲自动手”

和公考不一样,遴选考察的东西与工作结合紧密,备考也要求自己“亲自动手”,这里的动手指的是平常解决的事件,公文的写作等等,结合到具体的工作常识。我看了很多时事资料,政府文件,规划纲要和指导意见,领导的各类讲话,会议方案等等,这类文件很多都符合遴选考察的细节。比如看问题的方向是什么?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分析问题可以有什么角度?

归根结底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中多思考,多总结,凡事多问一句为什么。自己整理是基础,我习惯把热点话题的相关材料进行加工,提炼概括要点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阅读资料整理出两者有效衔接的要点。

我当时是按照题型进行学习的,先看案例分析,接着是公文写作,把大作文放到最后进行,一个一个模块慢慢去学习知识点,从大体框架入手到每个小知识点里面的细节,把它们全都认认真真过一遍。

另外学会审题是关键。将同一个热点话题,不同题型、不同角度看待肯定是不一样的。写的时候不能就考虑到自己的角度,优先从案例分析角度准备一些对策建议,对讲话稿的框架有大致准备,不然到考场上很容易就会慌乱。不要临时抱佛脚,考试之前再去学审题会非常的零散,这种碎片化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在考场上迅速形成作答结果的。

注意“转变思路”

在基层工作多了就融入这里了,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可以支撑我写出来完整的回答。但是考虑的角度也很狭窄,碰到问题总是习惯以执行人员的身份解决,但遴选考察是从总负责人的角度出发,明确各个层级领导的责任,根据实际情况分工。而且事先我对报考单位的工作情况不了解,不会站在这个位置领导的立场分析问题。

转变思路我听的潘战遴选全课,复习的时候把潘战讲的工作思维捋顺,跟着老师的思路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分析案例是最重要的一步,当然干听课也不行,老师每分析一个问题,都得注意他讲的高层工作流程,从高层机关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应问题思考,这样站在岗位身份角度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

注意“真题训练”

我是把历年遴选真题,特别是近5次真题认认真真做几遍,掌握考察题型和深度,通过对比参考作答,找到自身差距和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备考,提高实战能力。同时,通过做真题把握做题节奏,保证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作答完题目。对于模拟题,不要盲目地做,难度高一点的高质量的还好,低质量的模拟题既耽误时间又误导方向。

我做过几套北辰的模拟题,北辰在遴选出题这方面经验确实很多,真题解析很明白,模拟题质量也可以。时间充足可以选择性的做几套,查漏补缺找一下不足之处。题量不是关键,把一道高质量题目研究透,这比走马观花式做很多题目要有用得多。

另外,冲剌阶段建议掐着时间,高效地进行真题模拟。千万不要嫌平时写字辛苦麻烦,这恰恰是最能够帮助自己在考场上从容淡定答题的最好办法,只有把平时练习当作考试,才能在考场上驾轻就熟。

注意“做好积累”

笔试备考另一个要点就是积累,在笔试备考中,感触最深的是“学海无涯”。那么多的考点,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看上去只是芝麻大的一点,可真深入进去了,才发现里面的知识点密密匝匝,想窥一斑而知全豹?没门。

这就比较考研自己思维框架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面书主要是《求是》、《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等。抽时间沉下心去阅读这些书,挑出重点文章、记忆重点语句。重要内容要反复阅读,养成复习习惯,直到能够脱口而出。

结束

这个很长的战线一定要保证时间,协调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一些工作的确会占用复习时间,这就需要尽量高效完成工作。我是刚上班那会儿是最忙的,下午忙完之后正好偷个懒补个觉,晚上回家之后再去接着看书。同时也要学会通过工作辅助备考,这种体现在机关实务、文件起草和讲话稿等题目。

最后再啰嗦三个注意:

注重训练公文。公文的作用不止是这一次考试中,练好公文写作在工作中也有莫大的好处,也是每一个公务员从政、做事的法则。

注意维持素养。考察组一直是很多人的噩梦,很多人分数很高,但综合素质不行,考察组又都是铁面无私的,遴选的考察是真的影响录用结果的,同事的评价也确实关键。在遴选考察环节被刷下去就太遗憾了,做人一定要厚道,素质一定要维持好。

注意选岗位置。很多人为了去省城就开始随便报岗位、为了大城市户口就随便报岗位。这样真的没有必要,遴选肯定都是想去大城市,但是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谨慎报考,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后代负责。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遴选,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自己要相信一定可以上岸,给自己信心才是成功的前提。战术上一定要保持坚持到底的韧劲,让目标引领自己前进,态度决定一切,脚踏实地方能成功。

祝所有参与遴选的朋友都能成功圆梦,实现自己的理想,登上更高的位置,在更大的世界里发光发热!

发布于 2022-10-14 12:47

要是不参加遴选,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山沟里面教老大爷用手机呢。

遴选有多难?

遴选有难度,但绝对没有现在传言的那么难,很多人都是还没仔细了解就开始害怕,因为一些危言耸听开始担惊受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把遴选当做一个可以上岸的考试,而是当初把自己当成一个局外人开始评价遴选的难度。想要顺利上岸不是嘴上说说,心里害怕一下就可以成功的,干坐着空想再久也不能在脑子里涨一点知识,行动起来才是关键。

遴选的难易度是相对的,市直、省直、中央的是一点一点增加难度的,就算争不过中央遴选的那群人,那报个相对简单的市直遴选或者省直遴选也可以。

我是第一次备考就成功上岸的,刚备考的时候肯定是有些困难,真正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遴选其实没有那么困难,说到底这不过就是一次考试,别把它想的那么可怕!

要不要参加遴选?

你在省直的大jiguan、你在北上广深市直机关、你家境殷实、你的家人在本地有资源有人脉、你在本单位已经站稳了脚跟、你的上级很友善、别人一问单位你能排的上号,那吃饱没事干去参加遴选?


遴选以后要重新开始,在新的单位又要重新排队,去了以后具体工作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上级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能不能适应上级的节奏?是不是符合上级的要求?这都是变数,充满未知。出去以后你以前所有的一切都可能用不上,重新和大家一个起跑线竞争,有可能得不偿失。

就算没有上述的条件,如果你在本地已经结婚生子,爱人工作也很稳定,双方父母也都在身边,适合互相照顾,这种情况考遴选也要三思而后行,毕竟考走以后就算是异地了,家庭关系都要重新构架支撑,特别是爱人工作调动,这都是将来要面对的困境。

但是,假如以上情况你都不是

你在县乡基层、你在穷乡僻壤的底层、家境一般、没有通天的权势、单位zheng治生态不太好、自身发展受限积压严重、和上级关系很一般、在这里还看不到改变的可能,那有什么理由留在这个破地方?为什么不去参加遴选呢?

换个更高的平台,才能见识更美的风景,有更多的机会,再者你不是在家乡工作,本就异地也不在乎,遴选成功拍拍屁股说再见就走人了,这破地方有什么可留恋的?

怎么安排时间最合适?

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确实是很困难的,加上基层真的累人,我天天都特别忙,上班时间看书备考很不现实,一是学习状态不好,另一方面被上级看到后果比较严重。而且基层真的太忙了,只要坐上那个位置就有一堆东西需要处理,我就算拼命加快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效率,也堪堪能保证不加班而已。就算偶尔工作干完还有很长时间都拿来补觉了。

像公考一样动辄几个月的备考时间是根本不可能有的,只能去挤那些零碎的时间,把那些细碎的时间全部利用起来。

以我个人作息来说吧,我是9点上班,7点起床,早晨大概有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中午11点半下班,2点半上班,吃饭和午休的时间加起来大概花费一个小时。五点半下班后到学到11点睡觉,周末两天的休息时间大概有半天娱乐或处理杂事,其他时间用来看书备考。

早晨的时间比较宝贵,学习状态也是最好的。一般4点半左右差不多天就已经慢慢亮了,我7点起床就开始复习。前期很难坚持下来,看的时候就感觉特别困,后面养成习惯之后就完全没有问题。

这一个小时的黄金学习时间要好好利用好,我不喜欢去做题,就利用这段时间去诵读一些相关理论zheng策,记忆一些z策理论以及名言警句,有时候也去梳理前段日子学习到的知识。

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不能浪费,我的出行方式大多依靠公交,坐上车就不需要自己操心,抱本书就可以看到单位。这个时间我基本上都是看《北辰遴选笔试宝典》,去学习遴选的基本理论知识。已经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了,有很多的基层经验了,理论知识方面我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需要系统的规范一下,通过公选王来大致了解一下考试题型、考试内容等信息。

5点半准时下班,到家、吃饭、散步等大概就到晚上7点了,从晚7点左右开始到晚11点有4个小时的时间,这是在工作时间内唯一一个整块学习的时间,时间段相对完整,我基本上都是用来做题或者听课。

周末也是一样,难得有的整块备考时间,我前期是早晨去做知识积累,上午看《潘战遴选全课》,下午做题+刷《罗喆遴选题典课》;后期对遴选知识体系有了大致认知,能灵活转换角色之后,考虑到不同的做题角度之后就开始全天刷套题,遇到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再去看罗喆,保证学习质量,周末下午一般会有半天的时间去休息休息。

买什么资料?

我前边已经简单提到过几个我用的资料,这里就再总结归纳一下我用过的所有资料。

基础阶段:

《北辰遴选笔试宝典》

全面了解学习遴选题型用的,里面的热点、素材都是整理好的,直接背毫不费力,有经验的也能再补充点更详细的解释,里面还有一些简单的题型做题技巧,我重点看的是题型分类部分,看完之后做题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潘战遴选全课》

潘战是必须要听一遍的,讲的高层jiguan思路很好用,结合官场上不同的案例切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刷的时候跟着老师反复练习看问题的角度,再带入例题练习把思路转化成实际工作能力,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全面的措施,写出落地性强的回答。

后期复习:

《罗喆遴选题典课》

罗喆是刷题阶段必看的课程,主要是讲怎样快速有亮点的回答问题。包含真题训练和模拟演练,每一步都有对应的详细解析和对应的解题技巧。我重点是去了解老师讲的做题思路和归纳的题型技巧,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灵活应对。

《公选王真题》

公选王真题总结的很完整,答案解析也很全面,按照罗喆讲的解题技巧练,再对照答案补充思路上的漏洞,有不会的地方继续看课学,反反复复可以形成良性记忆,考试不管遇到什么题型都能准确抓住考察重点,拿到高分。

《北辰遴选写作训练宝典》

北辰针对遴选写作的一本书,上面讲了很多机关写作的格式和技巧,还有对应的素材积累部分,对我这种没什么材料写作经验,对题目无从下手的人来说算是得力帮手。

笔试怎么准备?

案例分析题

要是比较难度和分值,案例分析的依然是三大题型中最重要的,这种题型本质是实际工作的一种考察,不过就是换了一种考察形式罢了。这部分做题我都是从基层经验入手,再结合报考单位的工作性质。

看材料时先去区分矛盾主次,抓住问题实质之后再去组织答案。一时半会儿很难真正锻炼起来,很看重平常阶段的练习积累。再者提意见建议不要局限于材料,目光和角度考虑的广泛一点,提出的措施要具体,可以落实到每一步工作中,这是所有案例分析题的共通之处。

大作文

单看分值来说,大作文是分值最高的,绝对不能丢分。只要我在资料上看到的范文,每一篇我都会去分析它的立意、结构,模仿开头、结尾。但也没有完全照搬,自己在笔记本上做好归纳总结,将精华糅合到一起,形成我能用到的新的写作框架素材。

和申论大作文比起来,遴选考试给定的材料分析点更微观、切入点更加细致,综合性高,分析难度要高一点。最怕的是大作文写那些洋洋洒洒的大空话,一大段的句子都是为了歌功颂德,要在务实简练的基础上去提升写作内容,再把相关的最新理论精神体现到文章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度,也能拔高文章高度。

公文

公文写作是公务员必备能力,不止是考试,还有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同样的重要。备考只是为了更规范,补充短板。像我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通知会比较多一点,就学下发通知的格式和语言。但还不够用,考试中倡议书、纪要等等有很多考察形式,先做的就要把这些都记住并区分开。

除了看资料外,偶尔我也抽时间去看看单位的公文系统,主要是要把格式练熟,然后将接收对象等要素写清楚,写的时候让自己的文字尽量精炼一点

面试怎么准备?

低调一点没坏处

面试是个人单枪匹马可以直接完成的,不需要单位配合做什么,没必要弄得满城风雨,还是保持低调,我面试的时候没说去面试,就是请了两天假。毕竟身边很多人不了解遴选面试过程,也不会去查面试名单。

即使面试通过,还有差额体检和zheng审在等着你,又是一个可能出现黑枪的环节。还需要高度重视,万分谨慎。(笔试也是如此,我申请去笔试的时候,也只有处长和人事知道,求着他们帮我保密。)面试过程有什么要求,都会直接发邮件进行确认,自己悄悄完成就好

面试最重要的一点,答案要有个人独特见解。如果答案都差不多、都非常雷同、那凭什么选择你呢?面对这么多同志竞争、同质竞争,你提供的答案很有差异、很有特点、很有内容,这些都容易让你脱颖而出。

高度比他们高,也可能是信息比他们新,还可能是联系实际比他们紧,也可以是立意和角度比他们深等等。最好是结合你自己工作的总结和感悟,这点是不可复制的。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遴选的全部认知,最后,祝立志参加遴选的小伙伴都能成功上岸。

能够圆梦,站上更高的舞台!l

发布于 2023-11-07 16:59

还能怎么办,慢慢磨呗,其实遴选的备考从当初进入单位时就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准备着了。

填过无数表格,报过海量数据,走访过数不清的群众,各种杂事琐事都会用上来,这些经历如果注意总结的话,都是以后遴选会遇到的经验啊。

但是这些工作经验也恰恰成为了,基层难以留住人的原因。

做着公务员里最酷苦最累的工作,却享受着最低的工资待遇,最可怕的是,辛苦的付出却仿佛付之东流,看不到实际的回报。

你身兼数职,黑白颠倒,精疲力尽,但体制外的人们却以为你尸位素餐,整天不干正事。

累吗?

迷茫吗?

你是不是像我一边质疑着自己的工作,一边被推着往前走。

于是我选择了遴选,我不想一直被这种矛盾束缚,我相信更大的平台一定会给我更好的未来。

我先后参加了中央遴选、市直遴选、省遴选,进入过面试,也曾在考察期被刷下来,但最终在今年上岸了湖北省直机关,工作依然繁忙但那种看不到方向的迷茫感消失了。

如果你也有遴选的想法,那你必须记住一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深层理解并实践这句话,你离上岸只有一步之遥。

从一个不断质疑自己到庆幸自己勇敢做出改变,这个过程花费了我两年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想把这两年里的一些经验和心得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

你或许会对遴选存疑

1、遴选公平与否

虽然遴选存在的年份不长,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也是在逐渐走向规范的,它的公平性也是可以保证的。毕竟遴选是为了找人干活儿,招来的人干不了活就违背了遴选的初衷。

当然,事物没有绝对性的说法。现实中在一些极个别的情况下的确存在着一些裙带关系和人情关系的影响,这也是你我这些普通人所控制不了的。

实力终归还是最重要的因素,起码在笔试环节,你必须有一个足够优秀的分数才有资格进入面试,所以没有太多操作空间。我们与其着眼于遴选的公平性,不如多想想如何提升自己,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那些不公平都会绕着你走。

2、领导的难关

领导不放人无非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基层单位确实缺人,待遇和工作内容导致基层也难确实招人,而且领导多,干活的少。你若走了,谁来干活,你原本的工作将由其他留下的人承担,导致工作压力更大。况且正式公务员的招录也是一年一次的,你到时一走了之,但是招新人的周期又长,一时间更不容易找招到人。

因此在他的角度来看, 至少在一年以内管理难度和下属的不满情绪肯定会强烈上升,故而不能让你走,起码不能开了这个先河,引发跟风效应。

但是遴选是关乎着你的前途、你的家庭,是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大事,大事面前绝对不能含糊,绝对不要拘泥于世俗规则。什么消极抵抗、非暴力不合作,或者直接开干、明刀明枪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很有可能给别人制造更多收拾你的理由,坚决不打没准备、没把握的仗。

所以你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发动你的老婆(老公)、孩子、男(女)朋友这招不行,你就退而求其次,讲你就想试试,还年轻,是该拼拼,领导兴许心就软下来了。

其次就是决定你上岸与否的关键——备考

1、 资料测评与分享:

这个部分就是我从备考的阶段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选择资料的心得:

1、《华图遴选笔试模块宝典》——推荐指数:四颗星

2、《半月谈申论三本套》——推荐指数:三颗星

3、《北辰遴选案例分析宝典》——推荐指数:三颗星

4、《罗喆遴选刷题课》——推荐指数:四颗星

《华图遴选笔试模块宝典》——前期入门

模块宝典简直是模块学习的鼻祖!

上古时代某公的教材还是大锅菜知识点汇总的时候,某图就已经有了归类思维。

我本人是当做教材使用的(因为遴选考试没有官方的教材也没有考试大纲,这本书用来前期知识普及再好不过了!),当时用了半个月把书看完了,仅适用于备考前期,毕竟对解题方法技巧的讲解不会太深入。

《半月谈申论三本套》——前期入门

这套书从始至终,我没事都会翻翻看,积累素材超有用!!

虽然半月谈是针对申论,但是对于遴选大作文还有公文写作也是非常实用的!

我主要是从上边积累一些写作的素材,范文也挺多的,可以多学习行文组织手法和文章结构。

纸张有点薄,会稍微透字,但是内容还是很OK的。

《北辰遴选案例分析宝典》——中期提升阶段

北辰也是遴选老玩家了,送的视频大多都是涉及对时事热点的分析,我主要是看一些有关国家理论政策解读的部分,对大作文比较有帮助。

《罗喆遴选刷题课》——中期提升/后期巩固阶段

看罗喆刷题课学习高层工作思维是刚需,人手必备的一个资料!

前期进行知识普及。对考试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就需要在基础上进行拔高提升了。罗喆这个视频课是针对真题讲解解题方法和答题思维的,通过对真题的剖析,形成一种高级机关的工作思维,不至于做题的时候因为缺失高层思维而失分。我一般在早上选择刷视频课,这个时候脑子最清晰,听完印象也会比较深。中期后期看课配合真题练习效率最高了。

备考后期,虽然我把刷题课题里面的大部分题刷完了(应该做了8成,有一些题偷懒没做),但是我发现自己在刷题过程中,有一些知识点忘却了,比如,案例分析的一些基本框架,结构层次,以致我需要在刷题时不断翻书回顾知识点,记起来之后再做题。也有一些知识点记得比较零散,没有成体系。然后我就有针对性地把罗喆刷题课又看了一遍,把薄弱的知识点又重温了一遍,加深印象。

总结:遴选的复习一定要循序渐进。最开始要先去学习遴选中的热点考点,把理论基础打牢固,可能开始会感觉有点难,从基础性的教材下手,再跟着老师讲课的节奏,进一步提高思维。后面有了理论功底之后,要多去研究历年中央遴选和省遴选的遴选真题,一定要认真模拟,反复做,反复改,就会找到题目内在的规律还有自己的答题节奏。

2、 题型分析与突破

遴选由于大部分都是主观题,没有很严格的标准答案,所以阅卷的主观性非常强,即使有人提前押中题目,也不一定就能得高分。

遴选由于受众面比较狭窄,试卷和答案都是保密的,不像考公考研,随手一搜就一大把,近十年的真题都有,所以真题都是回忆的,答案也是推测的,没有人敢说自己的答案就是标准答案。

——————案例分析篇——————

案例分析是遴选考试的必考内容。包括了计划组织、调查研究、人际沟通、科学决策、突发事件、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综合分析、对策建议、纪监专项等各种案例,考试中常考的可以总的分为现象类和事务类。

我在备考中采用的方法是:


1、把材料分层


背了很多理论,政策,看到材料还是一头雾水,感觉背的都用不上,这是我之前备考时的常态。这就是由于对材料吧把控不够,材料的把控在前文叙述中很少,主要是运用层次法将材料内容分为基本的层次:原因、问题、危害、目的、现象、意义、对策(对策效果)。再用“要点识别法”确定哪些是要点,从而进行答案的书写。

2、 大视角答题

这种题目的关键是要掌握国家的理论政策后,将其恰当地融入到答案之中。熟练掌握理论政策能够帮助你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案例分析题的重点就是要紧扣材料,所以在最大的理论政策框架里,你还要立足于材料,理清主次矛盾,以大视角提出具体、可落实的解决措施。

——————公文写作篇——————

公文是一种比较常考的题型,只要记住一些固定的模式,再适当地灵活运用,分数是很容易拿到的。

1、 日常工作多积累

要想遴选成功上岸,关键就是要在日常积累这个着力点上持续用力。工作中,多锻炼自己的文字材料阅读理解能力,去伪存真找到材料的关键,把住要点一语中的;多做公文写作的“有心人”,克服写材料的恐惧心理,端正写作态度,把每一次的写作任务都当成展现自己才华的难度机遇,都拿出为主要领导撰写重要材料的尽心和热情,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久而久之,就能练就文稿写作的“真功夫”,成为单位的“大笔杆”,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为遴选考试铺平了前行的道路。

2、 基本常识别出错

常识是基础,要想遴选得高分,至少在基础能力考察的部分不失分。公文分为事务类公文、总结类公文、宣传类公文、计划类公文。各种类别的公文都有着不同的写作框架和写作要点。比如说总结类一定紧抓材料,不能瞎编乱造,扯一些材料中没有,你自己都不确定的信息。

3、 妙用技巧添亮点

常我会看领导讲话,他们的讲话稿都是出自有着多年写材料经验的大秘之手,朗朗上口并且水准很高,所以我听到比较好的句子,比喻都会记下来,空闲就会看看,其实考试的时候不是让你硬套,而是你看得多了,慢慢的就会有一种语感,比方说,上边“绝缘体”,“铁扫帚”的比喻,你理解了它隐含的意思,在作答时就可以很容易替换,这样的表达也会给公文增添不少色彩。

——————— 大作文篇——————

在遴选笔试中,考察策论性论文的几率会比考察政论性论文的几率大很多,这是由于申论和遴选对考生的考察重点不同。

对于公务员面试来说,它的目的主要是考察的重点是考生的通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强调的是普适性而非部门的特殊性,对考生的专业性和岗位匹配性要求相对较低。

对于遴选面试来说则强调“干什么、考什么”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笔试试题还是面试试题都围绕选拔职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实际,突出对考生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素质的检测和评价。

答题时,既要懂“套路”,又要有“思路”,把握“点多面广”这四字原则。“点多”是指答题至少要写出3点以上的内容;“面广”是指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回答问题。

遴选考试没有标准题型,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之间的考试内容都大不相同,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议论文等等都有可能,有些地方甚至直接考申论。

一般招考说明里都有考试要点,不过都会写得很模糊,所以要找到前几年的真题来作参考,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去组织人事部门或者报考单位询问。但是无论何种类型的遴选考试,写作的分值占比肯定最高。

总之,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能够有机会参加遴选考试的,都是从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上杀过来的优胜者,你必须厚积而薄发,才能在这场厮杀中夺得胜利。

最后,别忘了点赞。

发布于 2022-08-18 17:33

这个问题还是因人而异的,考试不可能没有难度,但是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就不会有什么难的。

看看身边遴选成功的人,都是体制内有丰富工作经验,甚至说在单位已经小有建树的人。他们是一群勤奋、不安于现状、有自己的想法的人,甚至是单位的“笔杆子”“一把手”,和这样优秀的人竞争,必定是有难度的。

再看看遴选的岗位,真是“僧少粥多”,岗位少,竞争大,难度自然就增加了。

那么遴选成功上岸的希望大不大,备考难不难?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做于细”,只要方法对,决心大,那你就可以稳坐钓鱼台,成为考场中夺得头筹的那一个。

决定了就从当下开始努力,把整个备考过程分阶段规划好,按部就班地坚持到遴选考试前,就会发现很多看似很难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难,很多很厉害的大神也只不过是一点一滴积累提升的。

遴选的复习一定要循序渐进,最开始要先去学习遴选中的热点考点,把理论基础打牢固,可能开始会感觉很难,不知道从何下手,可以去淘宝上搜一些书籍或者视频,这样跟着节奏积累,相对会容易一些。后面有了理论功底之后,要多去研究历年中央遴选和省遴选的遴选真题,一定要认真模拟,反复做,反复改,就会找到题目内在的规律还有自己的答题节奏。

发布于 2020-10-29 14:14

千万别被网上那些说“被遴选难到脱发”“考遴选是一辈子的痛”的帖子吓破了胆。


恕我之言,网上那些帖子对大部分人来说基本没有参考价值。点赞的人也只是从中找到了一些自己有过的感觉,但是并没有感同身受多久。

我不是否认这种情况,可能真的有人抗压能力不是那么强,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遴选还是都能应对好的,不然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还要加入到遴选大军中呢?

说遴选难的,无非是以下两点:

1.难以坚持,遴选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抽出时间去备考,好多人难以同时去应对。所以不得不中途放弃或者陪跑一场。

2.难以找到合适的备考方法,不了解遴选,也找不到遴选的关键,盲目备考,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我本人就是从小县城,成功遴选到市直机关的,工资福利,发展前景,地区优势都要超过之前在基层的待遇。

关于遴选,其实真的没有那么难,努力是一定的,但是也没到“头悬梁,锥刺股”的程度。

遴选备考也不是比谁看的书多,谁学习的时间长,毕竟谁也不可能几个月把机关的工作都研究透,所以真正要研究的只是考试。

我把自己的一些备考经验写在下面了,希望可以对你有些帮助。

一.放平心态,从工作中找到备考的感觉.

心态是备考的基础,如果一直对遴选有畏惧的心理,那谁都帮不上忙的。其实遴选只是我们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条路,仅此而已,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遴选我们也一样有工作。

所以千万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前期的备考还会有些不习惯,这都是很正常的,我在备考时也一样。上班的时候心里也是慌慌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平时天天做的工作也感觉陌生了。

这个时候可以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没问题,反正都已经决定了,那就认真去面对就好,自己想通之后就没那么别扭了。

遴选既然是从各个基层中去选拔,那基层的工作能力一定是要有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经验的积累了,我把自己的工作重新定义之后干起来也格外起劲。

来访的人员认真接待,领导交办的工作努力的去做好。每天下班前再仔细的做个汇总回顾,像这样把每项工作都安排的很有条理。做事的效率高了,心情也变好了。

如果能保持这样积极向上的状态,备考就已经完成一步了。

二.平衡时间,把备考提上计划.

从工作和生活中给备考挤出时间,可能是大多备考人苦恼的事情了。可能白天忙了一天的工作,还要顾家里的一堆琐事。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谁没有一些压力呢,要想人前显贵,遴选上岸,那就一定要做出一些牺牲。只要想想这些都是一时的困难,咬咬牙克服几个月就好。

我在决定遴选前就已经和家人沟通好了,所以也是把心思全力放在备考上。工作不能耽误,那就把每天的下班时间留出来。我一般是下午18:00下班,把自己的各种琐事处理好后,19:30就准时开始学习了,到23:30这样晚上至少可以有四个小时的学习时间。

如果觉得晚上的学习时间太久,身体吃不消。可以适当的减一小时,那早上就可以早起一会,把时间补过来。总之就是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你在这里付出的时间越多,备考也会越充分。

周末就更不用说了,也是最大化的利用才行。要学会和一切对备考计划有阻碍的事情说不,你的思想坚定,备考计划才能实施下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学习啊。

三.备考资料,要精准不要量多.

教材资料就是武装自己的工具,要选能够有效针对考试解决我们问题的才最有用。

1.北辰的遴选时政热点 .

想要参加遴选就要对遴选有认识,各种时政热点是我不擅长的,所以看了这本教材。

教材中用两部分对当前的一些理论热点做了整理,我是按着里面的各个章节去看的,包含了各个理论的背景和解读,自己不了解的都着重的标注出来,后面可以着重的加强学习。

教材中还会总结出一些必备金句,我把这些金句整理到积累本上,后续方便去查找应用,也通过抄写去进一步的理解各项内容。

把理论知识学习好就是把基础打牢,平时政策基础不太好的遴选小白是很适合用这本教材入门的。

2.潘战遴选全课.

基层的人员缺少工作流程,更多的就是低头执行就可以了。但是上级遴选单位就不一样了,凡事都讲究按流程走,这就需要我们懂规章,重制度,具备高层的机关思维。

想单靠自己去转变思维是完全不现实的,我直接看的潘战遴选全课,遴选要的是效率,高层机关思维就是遴选高分的关键,一定要听潘战才行。

把热点归纳完我就看潘战了,高层机关思维是答题的关键,不知道如何去下手分析问题,那考试几乎就没戏了。潘战就用真题做案例去讲解,从高层机关的站位角度出发去分析材料和问题,顺着他的思路真的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之后再把他的答题框架和对策整合在一起,这样去解题也就变得轻松了很多。

还有我之前看的时政热点,潘战课上也会讲到,比如现今热门的网络安全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政策解读,具体要求等用高层机关角度去分析梳理后,我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知。

一段时间下来,自己的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课下再去做题时,审题有思路了,对策也更加落地。遴选要上岸,高层机关思维要尽早拿下的。

3.罗喆遴选题典课.

思维提升后就要把前面学的内容在巩固一下,看完潘战后我就把罗喆遴选题典课作为了重点。练题是备考必不可少的环节,遴选要拿高分,罗喆是一定要看的。

不同类型的真题答题思路也不一样,所以老罗就把各种题型的经典题目拿出来做练习。我在听课前会先把自己的思路框架写好,这样直接听课就格外轻松,老罗总能站在不同的高层机关角度上把问题分析好,给的对策也更有落地性,我也会边听边把重点的解题技巧记录下来。

每次讲完一种题型后我都会把答题技巧总结出来,例如遇到总结概括类题目就可以到材料中去找相关内容,之后提炼出要点,转换总结出答案就可以了。这样在答题时就能省去很多的思考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作答。

跟着老罗过完所有题后,我也完全的总结好了答题思路,做题时遇到不熟悉的政策材料也能快速上手,给出对策。把课学完我也更加有底气了。练题要掌握技巧才行,好好跟着老罗练一遍,不愁遴选分数上不去。

4.中公的遴选真题.

备考的后期就要开始大量的做题了,这个时候就是要用做题把自己提前带入到考试的氛围中,让自己尽快的适应的。

我用的是中公的遴选真题,主要是里面的真题都是近几年的真题,这样在做的时候才能更贴近真实考试的。解析答案部分也比较详细,后期可以做为参考补充是用。

真题的模拟练习可以检测出我们前期的备考效果,所以这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只是关注做题的数量,机器输出式的做十套真题也不及认真反馈一套真题的作用大。所以可以用我做真题时的方法去试试。

第一步:既然要培养自己的应试能力那就要尽量和真实考试一样,把计时器调好三个小时,关闭掉一切电子设备,就可以开始了。这里有几个原则是要遵守的。

1.一定要充分作答,不能因为只是模拟练习就简略回答,这样完全测不出真实效果。

2.答题时间要严格遵守,三个小时到了就要停止答题了,这样后期可以去调整每个题型的答题时间的。

3.答题前要充分的审题,明确好给定身份,主题方向,表达和字数要求。

4.落笔答题前要想好,一旦开始在答题纸上写了就不能随意涂抹了,即使有偏差也要尽力去找补,保持好卷面整洁。

第二步:答题完毕后,先进行自我的答题总结,包括对于时间的把控和答题时是否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先总结在纸上。

之后就可以对照答案检查一下答题情况了,如果前面各项知识都掌握牢固,这一步几乎不会有什么大的错误的。所以要着重的去分析一下自己总结出的问题后续如何去改进,这样才能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

如果答案与解析偏差较大的话就要自己在重新思考,修改答案了,这个过程要严谨一些,别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觉得看过解析就懂了。要做到完全理解透彻才能避免后续不再出错。

第三步:模拟考试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没见过或不熟悉的政策,时事等可以适当的去做一下延伸了解。

不同省市地区的情况不一样,所以其它地去的一些政策规定我们不了解是很正常的。通过自己搜索后把它理解了,那之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借助它的思路去作答,起到一个举一反三的效果。

第四步:定期把错题重新拿出来再去做一遍,我建议一周内的时间是最合适的,主要测试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掌握这道题。坚决不能放过任何丢分的机会。

以上四步做完,这一套真题就可以真正的吸收掌握好了,别怕麻烦,只有我们在平时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它,到了考场上才能无所畏惧的。

四.写作能力,多看文章多积累.

文章写作的重要性应该不用我多说了,不光是考试需要,到了遴选岗位上更是必不可少。

很多人对于写作还一直停留在基础的作文状态,对于有深度的文章写作就很茫然了。不知道从何写起,也不知道写些什么,所以这就要我们从平时抓起,抓住一切机会去练习。

1.先积累素材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既然自己写不出来那就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把文章写的精彩的。

我在工作之余就会看求是网,各种主流时政热点都可以找到。并且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大佬创作,每一篇都很经典,同一个热点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的逻辑性完全够我学习的了。

还有半月谈,一方面要去看里面对于各种社会热点的分析,以及各个主题下采取的措施类文章;一方面要学习政策性的语言,来纠正自己的口语式文章。

这两个是我认为很有代表性的网络积累途径,如果觉得不太方便就用最直接的办法看人m日报也行。

除了看里面的内容更要去学习别人文章里的立意角度,文章架构。并且把好的词语,自己可借鉴的部分整理到自己的积累本上,这就是我们写作的素材和找灵感的万能本。

2.用笔去实练.

看的多了思路也就多了,这时候就要开始去实际练习了,不迈出这一步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

刚开始就是随意去写就行,比如说写个会议纪要,读过某篇文章的观后感,甚至抒发一下备考的心情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想写的,想要去表达的都行。先把事情能描写清楚,再去往深层次递进。

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进行拆分重组,不停地打磨后总能写出有内涵的文章的。坚持练习,让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把文章写出感觉,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遴选并不难,不要把它当成阻碍自我发展的绊脚石,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方法给你了,也希望你早日上岸,加油!!!

发布于 2022-06-27 09:47

不是有必要,而是一定要。

前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了这句话:“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说实话我不太认同这句话,因为他们绝对没有感同身受。

如果你像我一样,从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在一个偏远的县城干扶贫工作,一干就是6年就能明白这种感受。

前两年扶贫工作任务重,每天就是 白加黑,5+2,节假日更是不用想了,回到宿舍就是倒头就睡,衣服和头发都是有空的时候去洗,住的地方一到冬天就有没有水,每天加完班半夜去警务站去提水。那时年轻,又刚参加工作,没觉得有什么,哪怕跟领导同事吵架了也能坚持下去。

熬着熬着5年过去了,跟父母也是聚少离多,头发快秃了,28岁没有对象,父母看我工作忙也从来不敢催,只是偶尔问一句,其实内心也知道他们是着急的。

在这个县城待了5年了,说没有跑关系想着出去是不可能的,但是一直都是 农民出身,父母找关系真是难上加难,跑了三年的关系,基本上遇到的人都是不靠谱,还搭进去不少东西。

说是可以考遴选出去,那更是不用想了,县城比较偏远,每年有遴选的文件下来之后,县里就会下文件必须工作满5年才可以考(遴选文件说是参加工作满两年就可以考),机会堵死了,关系也没有了。

辞职的事情我想了很多次,前两年跟父母说的时候父母就不肯,说这是铁饭碗,很多人挤破脑袋也考不上,女孩子好好考一个公务员就安稳了。

这一坚持就坚持了5年多,好不容易才满足了遴选要求,所以,遴选于我而言还是不是有必要,而是一定要。




在此劝所有基层公务员们,如果有机会参加遴选一定要试试,改变命运的机会不是一直都有。


我当时初步了解到中央遴选比较公正,工作内容比较实际,毕竟跟民生息息相关,加上我满足条件时,距离最近的刚好是中央遴选。于是自己志气拉满,准备冲刺中央遴选,心想自己大学的时候成绩也不差,在单位材料没少写,底子还行,搏一搏万一上了呢。

事实证明中央遴选确实 非人哉!完全不是我这种基层菜鸟所能肖想的。

认清自己后,开始着手准备省直遴选,本省省情和重大事件至少有所了解,不会一抹黑抓瞎。

第二次备考调整了备考关键点和方法,最终以87.4的分数上岸安徽省直单位。

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很简单的上岸的五个关键点,简单高效。

关键点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遴选备考第一步需要了解考试内容和大概题型,拿本 华图遴选模块精选了解一下考试的大部分题型发现基本都是主观题。 公文写作材料写作和大作文,这占据了遴选的绝大部分江山。

备考时可以先把这本资料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周末里花两天时间整理一下知识框架,看自己能记下来多少内容,框架整理完后,对整个内容的分布有个数,教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在梳理框架的同时,把书中重点部分整理成笔记,这样后期复习需要回顾教材时,直接翻看笔记和知识框架就行,这是把教材“从厚学到薄”的重要步骤。

关键点2 : 思路转换,势在必行

遴选想成功上岸,人岗适配得做到位,所以学会站在高层机关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很重要,这一部分在复习的时候是最难的,毕竟参加遴选的没几个有高层机关单位工作经验,想在短时间内转变工作思路确实有难度,得把《 潘战遴选全课》搞明白。

重点是要把老师讲内容消化吸收,跟着他学怎么站在高层单位人员的立场上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上颇有成效。听完课后记得多刷题,将思路彻底转变过来,达到与岗位适配的要求。

关键点3 :素材积累, 驽马十驾

遴选大部分都是主观题,对文字综合能力的要求很高。日常自然少不了素材积累,需花时间多看半月谈这类党媒杂志,把近期的时事政治热点了解清楚,在写作的时候有章可循。

同时把 半月谈、人民日报这些官方网站合理使用,上边的范文,时评多读多总结,遇到好词好句摘抄进笔记里,不仅丰富了自身的词汇量,还加深了自己的政策理解,要知道人民日报大部分内容都是政策风向的指向标。

写作比较薄弱的就多多借鉴优秀范文框架,分析其写作逻辑顺序,自己按照总结的框架成文,填充内容,分数低不了。

关键点4 :公文写作,亦步亦趋

身处高层机关单位写材料,要谨记写文章事事从单位和领导角度出发。

应对各种会议文件材料通知都能实事求是的进行表述、解读、传达,并清晰的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体现出机关单位处事准确、及时、高效的风格。文笔用不着多好,简单质朴的语言和简洁明朗的风格才是材料上上选。

刚开始复习时,对公文写作不熟悉的话,建议备上这本办公室 公文写作大全,里面有各种公文的格式,平常写材料时就多翻阅积累,把格式都理清楚了之后,再开始练习写公文的提升。我现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一本,有时写完材料还去查查看看有没有错漏,参考价值很大。

关键点5:刷题巩固,绝知躬行

刷题重点指的是真题。

做真题可以更好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做到查漏补缺,巩固薄弱。市面上遴选真题众多,建议把公选王遴选真题做一遍,它的题型挺全面的,重点是答案比较贴近机关参考答案,可以很好地对照分析自己潘战的学习效果。


遇到问题写出思路,跟答案的思路进行对比,补充出答案的角度,不断贴近参考答案的标准。


刷真题一般放在考前两周,刷题时最好按考试要求来,可以提前体验考试氛围,做好心态调整,如此反复模拟几次,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心态差不多就稳了。

(这其实是遴选中很简单的几个关键点,但忽视的人往往很多,备考时做好多注意。)

遴选备考的难度没想象的那么难以接受,如果有机会参加,有条件参加,一定要多试试,不要让自己后悔!

不过可能很多人看完觉得说,这只是你自己,不是所有的公务员都这样,这一点我持保留意见,作为县级公务员的我尚有跳出的想法,那基层工作者岂不是更辛苦,另外就是级别越高的单位,可晋升空间越高,不管是硬性条件的差距,很多行为处事上也能感到明显的差距。

以前在县级市里,大家的工作方式更比较简单粗暴,前辈们早就奠定了工作氛围:

遇到问题很少沟通,上来第一反应都是甩锅。材料文件丢了你去问的时候都是先否定是自己这边的失误,不关自己的事。

这种推诿的方式也常常出现在跟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里,压根谈不上责任分明,大部分矛盾最后都不了了之,同事之间没什么感情。

我到了现在单位才感觉到,同事讲话可以是 有礼有节的,温文尔雅的,几乎很少吵架当场闹别扭,大部分都是为了真正解决矛盾出谋划策,有什么事第一反应变成了解决,这让我很舒爽。

顺便提醒一句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你从小就是一心读书的“乖乖孩”,书生气比较重,不够油滑和接地气,那就往机关考。不要轻易去到基层,尤其是县城和乡镇,否则你会格格不入,相当难受。

另外就是人情世故方面有很大差距:

到了省厅后,我最大的感觉是同事关系比较淡漠。偶尔有个由头,比如有人升职、调离,有的收拾了工位就离开了。连吃饭送别都很少见,更别说抱头痛哭。

之前我还没来单位的时候,听说有几个年轻人 团青活动结束直奔ktv通宵,在里面有人吸起了烟,大家还闹腾了一场。结果不知道怎么传到了领导耳朵里,各自给出了警告,还贴了告示书在单位楼下,上面还有几个人的签名。

直接就把这种团建活动彻底扼死在摇篮里。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组织类似活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单位里的人情味又少了一分。

还有一个,基层跟农村村口很像,都是消息交流的CBD。

小县城的关系网络比较深,走两步路都能看见熟人,尤其单位里领导亲戚够写一本红楼梦里的家谱。大家压根没什么距离感,更别提边界感。

单位里谁谁亲戚丈夫跑了,谁家儿子在外面不学好,谁家闺女未婚先孕了。

你来单位从头到尾有鼻子有眼地给你说事情的全貌。

大家聚在一起不聊工作不聊升迁,只在乎那点鸡毛蒜皮。

单位旁边的小饭店是他们的根据地,每次穿着单位公职人员的衣服却没有半点自觉,该扯着嗓子喊八卦也照样喊,而且一呼百应。

有女同事年过30还没结婚会被大家揣测私生活,总有热心大姐要把自己的远方表侄子介绍给她,不领情就是不给面子,就这么不讲道理。

单位里有人可能要离婚了,都得过单位这关。毕竟你是公职人员,国家给你工资,你离婚这种负面消息总要考虑单位的感受吧,给领导解释一下,好事的领导可能还劝劝你忍过来,并表示自己从前也这么过来的。

而这在省厅是极少出现的,你的私事,同事们肯定不会大大咧咧站在你面前给你出主意,告诉你这样不好、应该那样。

大家的边界感很强,不该自己管的事就肯定不会管。除非是涉及自己的利益,或者工作影响极坏,才会有具体负责的领导进行谈心谈话等,在路上逛街更不担心遇见同事,同事下班连消息都不见得回你。

这些简单的小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一个人的见识和思想,一直在基层的环境里很难不保证迟早成为对八卦在行,但对工作不拿手的“喇叭”。

对公务员来说,跳出原有环境最快的方式就是参加遴选,是破茧亦是重生,所以一定是有必要的,至少对很大一部分人而言是改变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了。

发布于 2023-07-13 15:55

你为了待遇,他为了提拔,她为了孩子……我们都有光明未来!都要卷起来了,能不难吗?


不是,类似这样一群人放一起,大家都在争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么可能毫无准备就让你上岸,大家只会内卷,一个比一个用功,一个比一个熬得晚,导致上岸一年比一年难。


至少就我知道的,我们单位今年遴选报考的人,就比我19年考的时候多很多,而且好几个博士学历的,我这研究生还不是全日制学历的人。幸好当初拼劲全力考上来了,放到今年想跟人家竞争,估计得脱一层皮。


没谁闲着没事说想考个遴选玩玩,大家都是怀揣着各种理由,抱着一定要上岸的决心才考的,甚至有的还跟原单位领导撕破脸,被同事排挤嘲讽,就这样,谁能不努力。


不说遴选本身的难度,就这竞争压力就已经够难的了,再说遴选考试本身也难,很多人备考到最后也没把握住关键(比如我,第一次就没意识到基层工作与高层工作的差别),每年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想要考遴选一次上岸,方法和努力一样不能少。


不要因为有些人说不难就放松警惕,把考试想的难点全力以赴,总比想着简单轻敌好!


拉回正题,本人是19年考上的省遴选,18年考的第一次,没考上,19年笔试提高了8分多,86.4分进面,面试82.6分。


如今在省级机关单位,已经重新开始工作了一年多。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将从选岗位、笔面备考等多方面分享些自己的经历,帮大家梳理下准备遴选的思路。大家有需要就看,只要给我点个赞(双击)就行,不枉我在工作之外连打几千字。


———————————————————————————————————————


报考:报考环节其实也都是老生常谈,注意的就是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定要自己想清楚,不然的话就会在工作岗位上很痛苦,都已经遴选上岸了总不能再辞职,不辞职又觉得辛辛苦苦备考却跳了个大坑。


单位确定了也要注意岗位,选择岗位前,一定要多了解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以免将来后悔。等遴选上来岸,再想走就更难了,先思而后行。



第一阶段:双重准备,全面出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要知道遴选的考试内容,先要了解考试大纲和具体的题型,找到复习的方向。


另外就是找到合适的备考资料,这个是非常关键的,我当时还专门去书店看过,不过市面上关于遴选的书不算多,最后还是在网上选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质量还是有点区别,下面再详细分享我比较推荐的资料。


1.遴选准备


遴选考察大纲在网上都可以直接搜到的,多余信息浏览一遍就可以了,笔试考察重点和形式才是需要重点看的,一定要自己去看一遍。


在这里先画个重点,这样下面接着再看高分心得会比较好理解,遴选准备的重点也是考试难点,就是文字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资料准备


北辰遴选笔试宝典可以说是初次备考必看,关于遴选的各种信息讲的非常细致易懂,我当时第一本资料就是用的这个,基本一遍下来对遴选就没什么疑问了。这本书最出色的就是时政总结部分有很多,对平时不怎么关注新闻很友好,直接拿着背就可以。




华图遴选模块宝典分类比较细,适合所有题型都系统学过一遍后再看,直接就是写作和案例分析的模块书,可以有目的去针对自己薄弱项和重点学,比基础书讲的更深一点,所以听得时候就得把笔记本准备好,不管是书上的重点,还是例题,都得动手写。


潘战遴选全课每个人都要看,跟着老师学高层机关单位的工作思路,从基层到遴选,最忌讳的就是把原有工作习惯和思维带入,要知道单位之间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都有很大区别。相对都能学会的基础知识来说,掌握难度更大点,但想要拿高分的话,把潘战的思路听一遍,比基础书更有提分效果。


华图历年真题精编真题汇总比较细致,地方真题较多,适合在后期做题练习速度和字迹,答案解析得分点讲的比较全,但是思路上没有很贴合岗位实际,最好是对照得分点和框架,思路逻辑只要把潘战听懂吃透了就可以。


北辰押题卷考题出的还不错,做起来难度和题目跟真题相比没有太大差距,但是押题肯定都是图心里安慰,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需求决定要不要做。


培训班方面,我个人的观点是笔试真的没必要,自律性太差的人在遴选队伍中应该不太常见。我也曾试听过一个本地的线下班,老师看着年纪挺大,本来第一眼感觉很能让人信服的,但听了一节都是念讲义,还不如听网课实用性高。


遴选要想考出好成绩,我认为自学加上一些辅助就可以,这些资料中最基本的北辰遴选笔试宝典,用来提升思路的潘战遴选全课一定要看,其他可以适当调和。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落实到位



自学不是盲目乱学,还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计划。


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缺乏一点计划性,基本就是随意根据下班时间回去学,各种内容同时学混在一起,导致我也比较摸不着规律,效率很低。


后面就开始做计划表,大的阶段性计划:基础学习、模块练习、难题突破、真题模拟,小的也有每天根据时间给自己定个小目标,类似于今天做几道题这种。


计划我当时也是在网上看了经验分享作为参考,但只用了大的阶段性计划,具体的时间安排还有小计划都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的,大家看分享时千万不要直接照搬。


再者每日计划不要提前定太死,我就见过有人直接提前一周全部订完的,每天任务还分的特别细,最后压力也大也没有完成,毕竟单位加班这种事情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所以说没必要给自己制造高压环境。





第三阶段:笔试高分感悟



1.写作不是遴选的全部,没基础也能通过训练拿高分!


遴选考文字表达能力,但绝不是全部,不必自乱阵脚。很多人觉得笔试很难,尤其是一些不擅长写材料的朋友(我也曾经是其中一员),在网上看分享很多人都说遴选就是靠写材料的,吓得我这种平时看上级文件都头疼,几年没怎么写过材料的人慌得不行,不知道该怎么准备。


千万别被这个误导,遴选是对写作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也并没有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写材料的一把好手,所以完全不必惊慌。自己多看单位文件、报纸,看人民日报时评,看资料书里的框架和范文,没事多写点文章或真题练手,一步一个脚印,完全能够应对考试的写作要求。




遴选笔试宝典、模块宝典里都有大量的写作技巧教学,还有很多优秀范文参考,不要逃避,遇见技巧就学,看到范文就仿写,只有多去尝试才能提高,每个笔杆子都是无数次修改练出来的。


文章的逻辑结构都是可以学的,有大致的框架,而内容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政策理论的积累决定了文章的思辨深度,大局观念决定文章的宏观视野,文笔纯粹要多看多积累素材,所以都是能通过日常学习提升的。



2.工作能力不等于经验,不符合单位需求再能干都没用!


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等于以往工作经验,望周知。遴选考的能力是在对方单位的职责范围内、在级别高度上,去有深度、有高度的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按照基层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做。


再本身已经对基层情况很熟悉,了解大众需求的基础上,要能站在高层机关单位的角度去考虑,比如说同样是农村土地改革,乡镇领导想的是怎么在高层指挥下结合地方实际去展开工作、落实到位,而省领导要能宏观把控全省所有农村的情况,给出工作开展方向和目标。


基层对宏观把控了解不够是常态,但要去做出改变,这个阶段就是去看省政府网站了解省情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听潘战遴选全课系统学习高层机关单位处理工作的深度,然后将这些学到的东西都用到做题中。




总结就是,遴选做题必须包含:基层经验带来的落地性、高层思维带来的前瞻性和全面性,这就是我们复习的意义。



第四阶段:面试高分技巧



  1. 心态决定第一印象,决定你能发挥几分真实水平。


面试阶段心态是第一杀手,多少考生败在了这一点,从准备就要开始给自己心理暗示,调整心态,进考场不要慌,自然的微笑问好至少会有一个印象分。再者心态调整好,才能把面试考场当做平时的工作再现,在有限时间内想好解题思路,调动所有积累回答问题。


一旦紧张,可能对方问的正好是一道与你日常工作相关的问题,只要能按经验答出来就能拿高分,结果是你太紧张没发挥好,本来能加分的题也没起作用。平时准备到位,只要不紧张,就能在考场上联想到平时的工作经验,答案不仅有务实性也有实用性,肯定就能拿高分


其实培训班的那些回答模板也没错,但关键在于考官听了太多,要把自己的实际工作融合到模板中,才能引起关注。



  1. 除了回答问题,要去延伸做答才能跟别人区分开。



任何一道面试题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问题,都能让人联想到社会问题或者政策理论,这种时候要顺着思路深挖,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仅把答案停留在问题表面。


跳出自身角度,从全国、全省的角度去分析,延伸作答将内容拔高,才能做到回答问题的同时避免千篇一律。


举例来说,面对全省环境污染加重应该怎么做。这种时候答解决措施只是最基础的,要能延伸到出现污染的根本原因、源头,本单位能够解决哪方面,如何解决等等。


面试其实主要依赖的还是前面笔试的只是学习,到了准备面试阶段主要是调整状态和心态,相对笔试来说准备难度低,但是发挥难度高。



小结



虽然备考了两次,但我用的资料相对也不算是很多那种,主要我这个人能省力的地方就比较懒,不想给自己挑那么多资料增加负担。整体来说,资料、网课都用了,线下班虽然没报也试听过,总共也没花多少钱,比起报天价班总感觉自己赚了一笔。


希望你也能高效少花钱去备考,尽早实现目标。

编辑于 2021-12-09 16:54

难的超乎你想象 为者常成,再难只要坚定备考信心,上岸只是时间问题

发布于 2020-11-08 14:46

4月22日,我走出面试考场,走出市委市府大楼,松了一口气,心理两种感觉交集,一种是终于可以安安心心的维持现状了,一种是这次面试考得真他妈差。

这把这次遴选考试的全过程复盘和记录下来,谨以此纪念自己唯一和最后的遴选经历,也希望对参加遴选考试的年轻人有所启发和感悟。

一、我的现状。目前在一个乡镇担任中层,这个乡镇就是本地本家的乡镇,每天中午都可以回家的那种近,已经工作了近七年。

二、我为什么要参加遴选?

其实我是不想参加遴选的,很多人都认为遴选可以一步登天,是个天大的好机会,特别是市委办这种核心部门,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未必。一方面是年龄问题,即将满35周岁,这个年龄去一个新单位,重新开始,重新清零,可能还要被比自己还小的领导批评,心态上有点接受不了了,毕竟在原单位已经成为了一个老人,大家都对你客客气气的。另一个方面还是家庭问题,到市委办工作,工作强度肯定是很高的,加班加点基本是常态,那么还要考虑租房子问题,还要牺牲掉对家庭的照顾和孩子的陪伴,以及自己的身体。第三方面是经济原因,说实话,像我这种农家子弟只是做一份工作,挣一份工资,父母都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我觉得把时间花在多做一份兼职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多陪陪父母,比追求体制内的进步更加划算。

但是我还是报名参加了遴选,主要是一下几点原因:

一是条件符合。我一看遴选的岗位和条件,我都符合要求,在乡镇也满5年的服务期限,也不会卡我,而且我年龄也符合要求。二是多点经历。我既然都符合要求,如果不把握这个机会,等过几个月超龄了,那就以后再也不会有遴选的机会了。考不考上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经历下,为体制内积累多点经历。没有遴选经历的人是不完整的人生,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三是同事怂恿。同事非常热情地给我对照岗位表推荐岗位,给了很多有效的建议,让我没有那么多顾虑。

三、我是怎么备考的?

我报考的是市委办的综合文字岗位,一共招4个人,报好后,离考试时间(5月15日)有十来天左右。

对于一个工作好几年的人来说,备考是艰难的,基本没什么备考思路,也没有整块的时间。不像公务员考试,可以全职备考,报培训班之类的。现在的备考都是在夹缝中抽时间备考了。好在科室同事和家里人的理解,我可以有事件看看书。

但是备考方向还是没有。好在我早年前买了一本遴选备考的书,就拿出来从头到尾翻了起来。这本书基本都是围绕公文的几种文体来讲的,外加一些讲话稿,申论等部分,也就是说全都是文字写作方面的内容。我也全部都是按照这个方向备考的,我总结了一些文章的写作的框架和结构,记了一些好的小标题。但是当我看到笔试那边竟然还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时候,是又喜又忧。

除此之外,我还读了一些本市的日报,找到了一些重点工作、重点概念和重点说法。另外,我还结合写字一起练习。

因为笔试,总归是一种书写表达想法才能的方式,而现在人日常办公中,基本都是用电脑键盘来打字,写字已经成为了一种很生疏的技能。所以我就在空白A4纸上开始一边复习一边写字。我试了下,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就是单单写字时间都得35分钟左右。所有加上思考的时间至少要一个小时。

四、走入考场的一路感想

考试时间是4月15日上午9点。那天早上,我7点就从家里出发了,自己开车导航去的。说来惨愧,我虽然高中实在市区读的,但是工作后几乎很少去市区,一年也就去一次,感觉自己是个十足的乡下人。

这几年,市区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只能跟着导航走,看着眼前的一座座的高楼大厦从闪过,市委市府大楼也终于到了,他矗立在那里高大挺拔的气势,深深的震撼了我。

到了考场,找到座位,我才恢复了那种复杂的心情。整个考场估计有40来个人考试,我不知道是市委办综合文字岗位的还是其他部门用同一张试卷的一起过来考的。

一直等到了9点开考。

试卷下来后,我当场就傻了,尽然还有选择题和判断题,而且是需要填写答题卡那种。可是我并没有准备铅笔啊?而且准考证上的考试须知上也没有提到要准备铅笔?我心里本能的有点慌,但是我一想到我就是来经历体验下,就算考个0分也没有关系啊,心情马上就平静下来。

好在也有其他考上没有带铅笔,举手问考场人员要。好在考场工作人员已经提前准备的一些铅笔,我也举手问老师要了一根铅笔。

我当时就摇摇头苦笑,本想彻底摆烂的,但是老天不让啊。

笔的问题解决好以后,我就开始正式答题了。有主观题部分,我是又喜又忧,喜得是好得不会空着,再不会也能蒙对几个;忧的是我之前辛苦准备的基本用不到了,而且选择题部门都是一些常识性问题,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在不知道,而且范围很广。我有些会的,有些不太确定,有些完全不会,只能瞎蒙。

主观题部分是由两部分组成,首先是一个如何发展本市经济的问题?这道题我回忆了之前看过的本地的日报,把记住的为数不多的新提法,做法几乎全部都堆砌上去了。

主观题的第二题是看图写作文。这个以为只有小学生才会做的题目,竟然出现在了遴选的考场中。题目要求,根据给定的一幅图,自拟题目,自行提炼,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在1200以上。

这幅图片是这样的:有一群被水淹的人伸出手等待救援,但是站在岸上的一个人面带微笑,把一个救生圈撕碎,然后扔到水中,以表示自己施救了。

图片很简单,但是我一看到还是有点惊慌失措,我以为大作文是写申领,写讲话稿类的,但是确实看图说话,有点意外,但是很快就清醒过来,并且有的思路。

我是从敢作为、会作为、能作为3个方面写得,这就转移到了熟悉的文体,写起来也算得心应手。3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其实2个多小时就做的差不多了,剩下时间,再把之前的客观题看一遍,在填到答题卡上。

走出考场的那一刻还是很轻松的,感觉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不管能不能入围,至少这就是自己的水平。

考完就已经12点过了。我就趁着难得的时光,到了市区的大商城逛了逛,顺便吃了顿饭。然后又自驾回去了,路上都要将近一个小时。

第二天的晚上,委办办公室发给我一条消息,但是我没看到,都是在家带小孩。我是第二天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才发现的,上面的写着:恭喜你,进入遴选面试资格。然后把我成绩和排名报了下。

我很高兴,证明自己还是有实力的,这么多年没考试了,还能在遴选考试中入围面试,我问了下最高分多少,他回复我,我一看最高分比我高5分,而我排在第七,而这个岗位招四个人,前12名都能参加面试。而且大家的分数其实都挺接近的,在面试分数占比60%的权重下,其实大家基本都站在一条水平线上,每个人机会都差不多。

而我高兴的是,我可以把遴选的经历延伸到面试环节了。(未完待续)————————————————————————————————

发布于 2023-04-23 16:02

两次中央遴选,最后成功上岸的我想说,遴选真没你想的那么难!

还没仔细了解就因为危言耸听开始担惊受怕可不是一个正经考生应该做的事,为者常成,想要顺利上岸就得行动起来,毕竟干坐着空想再久也不能在脑子里涨一点知识。

而且遴选的难易度是相对的,三级遴选是一点一点增加难度的,要是脱离原单位的目标坚定,对个人能力也很自信那就报个相对简单的市直遴选或者省直遴选,上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说到底这不过就是一次考试,别把它想的那么可怕!


我第一次备考死在了笔试环节,因为高层机关工作思路没有掌握到位比前一名落了几分,二战在一战的基础上又进行有侧重点的复习,最终87.6分成功上岸!结合两次备考经历来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让各位的备考之路更加顺利。


遴选具体难在哪?

门槛设置

遴选是从公务员中优中选优,而且本来遴选考试跟公务员考试就没有可比性,只限在职并有两年基层经验的公务员报考条件就能筛掉一大批个人能力不达标的人。

招考人数

招考人数很少,别说人数了,考试也没见多到拿去。我见过招考最多的一次也就几十百来人,两三个人的也不是没有见过,报考需求和招考岗位的差距决定了每次考试的竞争比都居高不下,想拿到更高的分数相对也更难。

自身素质

这部分也能说明刚才那句话,遴选的难度都是相对的,不同岗位上的人感受也不同。

对于那些本身就在办公室或者文秘岗位的人来说,遴选难度相对较小,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遴选考试上活生生的考题,比如组织一次会议、给领导写一篇讲话稿、拟定一份文件等等,正式考试之前不知道都实战演练多少遍了,上考场那就跟回家一样。

对那些长期在业务岗位工作的人来说遴选就比较难了,毕竟遴选考的大多都是办文办事类的题目,跟日常接触的业务性工作完全不同,备考进度应大都极其缓慢。

报考目标

这个就是大家常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了,不同的选择就决定了上岸的难易程度。

1. 如果只是想离家近一点,那在选岗的时候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就可以大胆报名,当然有那种能筛掉一大批竞争对手的优势条件,比如党员身份、专业限制、资格条件,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这时候遴选难度最小。

2. 如果不满足目前基层发展上的瓶颈,希望到更广阔的平台发展,那可能会有点难度,毕竟竞争比在那摆着呢。

3. 如果想要两者均等,离家稍微近点,平台相对更大,像工会、团委、妇联等等都可以考虑一下,工作相对轻松,难度自然也是中等。
遴选正式备考

了解遴选的几种途径

人社局官方网站:上面基本上所有的遴选信息都有,相对于中央、省级遴选的各种信息更新非常及时,可信性强,备考的时候直接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地区和级别选择关注。

目标单位官网:选定目标单位之后,就要多去了解它,看单位官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向对方靠拢,不管是笔试答题带点单位工作实绩,还是面试答题提到都很加分。

遴选机构网站:像北辰、公选网这种机构网站还是比较靠谱的,一般发布信息比官网晚一点,但信息足够全面,有什么有什么疑虑的事情都可以直接上去找答案。

备考时间规划

个人觉得遴选是速战速决还是选择打持久战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没日没夜的熬夜备考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方式,不仅影响自己,还有可能影响单位的工作进度,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基础拉胯,或者工作忙没有学习状态,就早早做好备考规划,早早开始复习。

我的备考计划没有做的太详细,因为工作很忙,又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性事件,总有意外打破原定方案,索性只去确定大概的模块学习内容,比如工作日分小点学习,周末集中攻克难点。

从一开始搜集信息到后面真正开始背书、刷题,前一个月搜集信息做准备,中间两个月把基础资料全部过完,接着两个月听课、刷题,最后留时间归纳总结。

一共给了自己5个月的时间来备考,时间上已经非常充足了,其实状态持续在线,时刻都能保持干劲的话3个月的准备时间是最好的,工作忙的话可能更耗费精力一点,像我一样。不过最好也别超过6个月,长期备考脑子是相对轻松点,但更容易懈怠。

备考资料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笔试最简单的,没必要报辅导班。再说辅导班对距离、时间等限制也多,自己把握不了主动权,与其花钱买不确定,不如牢牢将学习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自己是买了资料和课来学习。

中公笔试一本通:用来打基础的一本书,通过看这本书把遴选考察内容以及笔试

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给彻底掌握住,等后续再想提升就能省点功夫。

北辰遴选写作训练宝典:针对遴选写作的一本书,上面讲了很多机关写作的格式和技巧,还有对应的素材积累部分,对我这种没什么材料写作经验,对题目无从下手的人来说算是得力帮手。

潘战遴选全课:用来转变基层工作思路的必听课,每个问题都从材料关键点出发进行分析,通过听课让自己的回答一步步贴合高层机关思考方式,直击问题核心,答出切实有效的具体内容。

求是网:上面内容多,用来学习完全足够了。这个网站作为机关发言阵地,政治热点、要闻评论应有尽有,积累时政理论可以直接一步到位,还能学习优秀文章的写作方式提升文字表达能力。

人民日报评论:上面的时政板块可以多关注一些,我都是每天从这上面挑选一篇文章进行深度研读,除此之外再进行社会热点的日常积累。


(央视网文案)

具体复习

1. 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不能只出眼睛不动手

写作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朝夕之间出不来半点效果,只要时间写的够多,水平不说和中央材料大佬比拟,至少也能达到机关单位佼佼者的平均水平。体制内的材料写作只需要把握三点:逻辑脉络、语言理论、文章主体,然后就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合格文章。

逻辑脉络:也就是文章的框架脉络,比如写大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能让人一眼看到这篇文章你想表达的东西,这就要求整体框架的层次要很清晰,我在练习写作宝典时经常总结逻辑框架,随着练习次数逐渐增多,不管是那种文体,议论文或者策论文慢慢都能归纳出常用框架,那考试的时候在这方面就能省出不少时间。

语言理论:也就是内容质量,这是在考察日常积累的热点储备量,写作的时候不仅要结合材料,写出来的东西更要结合社会实际热点,要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另外就是语言简练度方面也要注意。

文章主体:写材料的时候要明确的是材料是以领导或者单位的名义写的,那自然要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于岗位职责、做事风格都要有把握,符合领导的要求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多看目标单位官网的好处。

2.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层工作经验+高层工作思路

这是遴选备考的关键部分了,涵盖整个遴选考试,不是只有案例分析或面试的实际工作问题需要对高层工作思路足够了解,做公文写作题和大作文题时从逻辑上也需要符合报考单位的实际工作要求。

仅靠以往在基层单位积累的工作经验显然不够,还得拥有高层工作思路,跟着潘战讲的高层机关思路去思考,分析报考单位处理实际工作问题应该从哪些角度考虑,再根据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过来人的经验表示题目所给材料只是参考,不要只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联系生活实际,从更全面的角度提出更有落地性的解决方案。

3. 政策理论水平要能背、能说、能运用

“背”是提升政策理论水平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基础的,凡是热点、重点都要从事件本身出发,把时间、地点、内容、任务都背下来,得保证关键部分不能有差错。

“说”可能大部分人会放在面试再进行,我觉得笔试环节也可以用一下,效果也不错,积累的时候通过说的方法能够加深记忆,也能作为面试的提前准备,只有能将一个理论说明白,才是真正掌握透彻。

“联想运用”体现在日常工作和考试做题上,说说后者,遴选考试成功的基本个人就是可以根据材料去联想对应的点,选一个合适的方法带入,不仅能增加内容,也能体现考生对政策理论的深度把握。

备考常见误区


1.无限期的题海战术

遴选备考从来不是说刷的题越多,懂得就越多,分数就越高的,疯狂刷套题更多的时候是在练习熟练度,把理解的题目刷几十遍的我是真的不理解,至于不懂的题目要是仔细钻研懂了又刷还行,问题是很少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一道难题。

2. 盲目选择资料,矫枉过正

其实我刚开始也这样,主要还是心里没底,想从其他途径找寻安全感,但要明白的是资料买来了不代表都吸收了,其实每个模块选好一套资料反复钻研的效果比看10套材料但都浅尝辄止要好太多。

以上就是我对遴选的看法和大概的备考过程,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绝对能多多少少帮助大家在遴选路上少走弯路,祝备考的各位都顺顺利利!

编辑于 2021-11-25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