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课程值得买吗?

目录:

1. 花时间学习一手知识,不是二手知识的课程。

2. 学课程不为知识,找答案,而是思考方式。

3. 学完课程不是目标,用好课程才是。

4. 课程的价值不是本身的内容,是人与人的关系。

5. 榨取“得到APP”的知识宝库(免费的)。

6. 按自己需要选择付费课程。

1.
#花时间学习一手知识,不是二手知识的课程。

得到APP在双11有“满200减40”的活动,原价1591.9元的,我只用1171.9元(省了420元)买了9门课。

目前总共购买了15门课程,有人会问:买那么多课程,不担心学不过来吗?

王小波曾讲过一个笑话:

 二战时一位美国将军视察前线,看到一个新兵非常紧张,于是给他一块口香糖。

将军问,还紧张吗?

士兵答,好多了,长官。就是为啥这口香糖没味道?

将军说,因为我嚼了两个钟了。

市面上有很多课程需要1年,甚至几年才能学会,但都被“嚼“成1小时,或每天学5分钟的“精品课”。

的确,“口香糖”能帮助我们镇定。但到了实际的“战场”,这些口香糖就不攻而破 —— 就会是:学了那么多课程,为什么还是不会用?

“嚼过的口香糖”是二手知识,甚至三手,四手知识,不值得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

我们要花时间学习的是“知识的源头”,书籍,文献,一手的知识

但为什么我还要在得到APP买那么多课程呢?


2. 

学课程不为知识,找答案,而是思考方式。

“学习”不难,难在思考,难在应用。

吴军老师提到过,MIT学生选课都有一个共识 —— 看哪个老师的教学方式。而不是看哪个老师给分高,哪门课容易,或者哪门课有用。

在学校上的课程,包括专业课,大部分在毕业后几乎用不着。所以在学校要专注学习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授课内容

忍不住要赞叹吴军老师的渊博,是名副其实的通才和跨界能人。作为家长的人,非常喜欢他讲教育。听了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第3季,我就马上把第一季第二季放入购物车,等着优惠。就是为了学习他的思考方式。

吴军老师说过一个美国学区委员会对一个骚扰威胁的男生进行处罚的例子。

这个男生想要和一位女同学交朋友,为此不断骚扰甚至威胁这位女生:如果不做他女朋友,就怎么怎么样。但这一切都是口头,没有动手。

家长找了老师,希望老师能和这男孩谈谈。但老师听了后,马上就报警,学校也勒令这位男生退学。

有人问,这样的处罚太重了吧?这个男孩没有动手,应该不会很坏,这样做,不会让孩子变坏吗?

吴军老师就表达了自己对什么情况需要较真按原则办事,什么情况可以讲道理。

然后他还说了为什么这样的处罚并不会让孩子变坏,吴军老师用“概率”来解释“实施处罚”和“从此学坏”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下次我们遇到问题,都会想到吴军老师的思考方式。

比如,迟到就罚钱,是不是就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呢?提高了标准,会不会导出员工流失呢?吴军老师的方法就能用上了。

下个问题就是,买了那么多课程,怎么快速学完呢?


3. 

#学完课程不是目标,用好课程才是。

我这里的“用好课程”,不是说如何把课程学好,而是指通过搜索来获得课程的精华为自己所用

我们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课程太多,我们不能追着课程去学。就像一部词典,我们不可能把所有词都学完,平时碎片时间可以翻一翻,有不懂的词才去查词典。

举个例子,我在读《苏菲的世界》时,不明白“经验主义”这个概念。

我就看看《得到》里的老师们和学员是怎么说的。我找到了吴军老师对经验主义的解答,还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比较。我也可以看到“锦囊”里的部分内容,别人写的笔记 。

比起百度上找到的信息,得到APP上的会让你更有“安全感”。因为你知道课程都是权威的,可靠的人写的。可能他们不一定都是对的,但在课程中都会提供论据,数据,让你更好地判断。

得到APP的搜索功能还能让你搜索全部内容,不管是不是有付费。比如付费课程,付费电子书,付费锦囊,都是全文搜索。你可以“窥视”付费内容的部分文字,学习其它老师的看法。

若真的很喜欢,还可以免费试听,试读。但试听试读有数量限制,在后面会告诉大家,如何免费看到付费课程中你想要的内容。


4.

#课程的价值不是本身的内容,是人与人的讨论。

一天,很会打仗的粟裕将军,和他的妻子在街上走。路过一家咖啡馆时,他说,这咖啡馆不错。

妻子说,咦,你就是个闷葫芦,怎么还懂咖啡了?

粟裕将军就说,我在想,如果我在这家咖啡馆架上几架机枪,就可以封锁整个街道。

你看,一个咖啡馆,在不同的人眼里,能有那么大的差别。

柏拉图说,教育是通过“讨论”验证我们的经验

讨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讨论也不是只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讨论。

反倒是,我们要去听不同的意见,与想法不一致的人讨论。这样就会促使自己反思,甚至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离谱。

得到APP是一个非常好的“讨论”平台。可能你有一个知识点不是很理解,在课程的留言处你总能找到很多高手的诠释。

可能你一直以为某一件事情是A,然后你在留言处发现一件事居然会有B,C,D,E的理解。

所以,课程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互动,人与人的思想碰撞,讨论让我们可以从各个维度学习课程,甚至认识自己。


5.

#免费榨取“得到APP”的知识宝库,包括付费的。

我还想再补充一个搜索技巧 —— 免费看付费课程内容,不占用免费试额度。

刚才讲到得到APP,不管是否已付费,都支持全文搜索。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免费看付费课程的节选内容。

比如我在学习“向上管理”。我就搜索“如何向上管理 ”,然后切换到“课程内容”的搜索页面。

第一个结果是我未订阅的付费课程。

这样我们先记住其中的关键句子,“想要向上管理 ,需要记住三点”(尽量一句话,搜索结果更准确)。

然后再搜索这个句子,切换到“笔记”页面。

Tada!这样就能看到原文了~

然后再顺瓜摸藤,点击这个学员头像,看看他的其它笔记。

这样也可以不需要先买课程,但又能获得课程里的精华,看到别人的笔记。

注意,找到笔记后,不要点课程进去看,这样就消耗这门课程的一次试听机会。留给后面有需要再用吧。


6.

#按自己需要选择付费课程。

我是按自己的问题来选择课程。

现在,我在读这个书单:记录一个转折点 - 更新书单。所以我就在得到APP购买了相关的课程,比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施展的中国史纲等。就像有人帮我解答书的疑点,还有很多人和我一起读书。

还有和工作相关的,宁向东的管理课,梁宁的产品思维,跟阿那亚学服务客户等。

还有和育儿相关的,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

有的课程是无脑买。

有的课程就会做调查:

 - 看知乎的讨论(说得太好或太差的都不参考)

 - 课程的评语

 - 学员的笔记

 - 课程的“周年”专题

 - 在“启发俱乐部”搜索罗振宇老师的介绍(当然,他的推销能力是一流的,差点就买了“小学生家长必修课”。我孩子还上中班呢。)

 - 在“启发俱乐部”找课程的免费放送来听听实际的课程是怎么样的。

 - 确实有兴趣了,再去用每门课程的5次免费试听,看看学员的讨论气氛。

 - 最后,复盘为什么我要买这个课程。

若我的方法适合你,你也想买课程,建议等大活动,或使用得到APP给的奖励,比如每天签到,发笔记,搜索(对啊,居然搜索也有奖励)等。

优惠券没到50元我就不买课程。

你想问有没有好友推荐送优惠券,有的。但我不推荐,因为只能获得20元优惠券,还有限制。还是多搜索,多发笔记,多评价,每天签到吧,获得的优惠券更多。


7.

最后总结:

  • 花时间,花精力学习的必须是一手知识。课程多为二手,就不要花太多时间,虽然课程好学,这也表示学的知识肤浅。

  • 知识会忘记,经验会消退,技能会被淘汰,但思考方式是会让我们一直跟上时代的进步。

  • 课程是碎片化知识,碎片化知识最终要链接起来才能是属于自己的。

  • 改变一下说法,课程是拿来用的,不是学的,面对遍地的信息,随手可得的知识,或许你的焦虑感会减少。

    ⊶⊷

    推荐阅读

    时间管理 — 要事第一

    每天专注读书1小时的方法

    ⊶⊷

    写于:2021年11月16日

    By @向上的塔皮

    〰〰〰〰〰〰〰

    自律 | 阅读 | 手账 | 时间管理 | 个人成长 | 不焦虑育儿